gongyi020 发表于 2017-10-11 23:51:51

怎样让认知、情感、行为持续正向转化?

怎样让认知、情感、行为持续正向转化文章导读
[*]若要持续促进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正向互动及转化,就必须关注「意志」的建立。
[*]意志的建立,必须要修身,即有系统、有意识、持续地,在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上操练。
[*]在中国德育传统中,对「道德意志」教育高度的关注,尤其是「修身」,特别是「自觉性」。
[*]忽略青少年内在素质的建立,社工单靠辅导和小组,不能持续有效帮助他们在行为上得着转化。
来看完整版西方认知行为学派强调认知(Cognitive)、情绪或感受(Affective)、行为(Behavioral) 三个层面彼此互动及从属的关系,这理论指导着现代心理学及社工专业的应用,被认为是帮助案主或受助者改变和转化的基础理论。然而,认知行为理论有一个实践上的关注点,就是如何能让这循环以正向的转化方向持续下去?

其实在数千年的中国德育传统中,以上的问题早已在孔子提出的「知、情、意、行」教学主张中有深入的阐述。我国本土社工专业应用除了根据西方心理学理论作为社工专业理论基础之余,也当留意我国传统的德育理论及核心价值。若要持续促进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正向互动及转化,就必须关注「意志」的建立。然而,如何建立个人的「意志」? 如何协助案主达到「助人自助」,成为「转化者」?这正是社工关注的问题。
本文尝试从我国德育传统的核心价值「知、情、意、行」四方面作探讨,并集中讨论「意」在个人成长和生命转化的角色、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我国德育传统的核心价值:「知、情、意、行」
我国伟大圣人孔子在数千年前已经提出「知、情、意、行」之德育及教学主张,与西方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不谋而合,更加提出在认知、情感、行为以外,强调意志(意)在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孔子提出要有坚定或坚强的意志,才能持之以行,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见「意」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持续转化和改变的关键要素,正如有了木炭(认知)、热力(情感)和火焰(行为),却没有持续的空气(意志)助燃,炭火亦不会持续地燃烧。
「知、情、意、行」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他主张道德质量的形成不能离开道德认识(认知),强调「学以行」、「知而作」;同时提倡诗乐化的情感教育(情绪或感受),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道德意志方面(意志),则提出「磨而不磷」、「涅而不淄」;最后为道德实践(行为):「躬行君子」、「敏于行」。
而《大学》中的「八条目」在我国历史上更视德育为治国之根本,当中将德育过程以八个步骤逐一说明,由个人道德认知开始,为求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局面:
古之却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期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以上所提出八个具体程序和要求,称为「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及平天下,将德育视为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基础。当代西方教育心理学认为,品德心理结构主要包含道德认知(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及道德行为(行)四种成分,我国的德育传统早已蕴含着上述四种要素。
而八条目中格物(广泛涉猎研究及获取道德知识)、致知(对道德认知的充实与提高)、诚意(慎独及动机纯正)及正心(摆脱影响道德认知及实践的情绪),正是修己、涵养德行,是迈向高尚人格的德育过程。
假如对应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八条目」中的格物和致知可算是属于认知层面的学习,正如一个人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格物)及并能分析其是非、优劣和重要性等认知(致知),才会有态度和情感上,以致在行为上的改变和转化。
然而,「八条目」接下来却强调诚意和正心,这不仅关乎情感和态度上的体会,而是关注要培养及提升个人的自律性(诚意)和专注力(正心),同样都是意志方面的建立,往后才谈到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等循序渐进、从内而外的行为转化。为什么会有「意」这方面的阐述?


「意」的培养和建立对持续促进个人成长和生命转化的重要性
《大学》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教育著作,内容充份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修身」就是「八条目」中的核心,「修身」前的四项格物、致知、诚意及正心是其基本内容和步骤,也是「内圣」的功夫;而齐家(强调家庭道德秩序)、治国(以仁政和德治治理好国家)、平天下(治国扩充到天下的范围),乃是「修身」的目标,此为「外王」。
由于持续的「意志」建立和培养,是促进行为持续转化的核心关键要素,并非像认知行为学派所言,只像是「机械式」的互动,以为一旦个人的认知改变,情绪和行为都会持续地改变。「八条目」指出,「意志」方面的建立,必须要「修身」,即个人有系统、有意识、刻意和持续反复地,在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四步骤上操练。正如做运动一样, 一个人知道了很多运动的方法后,必须认识哪一种对自己有兴趣和适合自己的体质,然后立志订立运动计划后自律地练习,还要专注地不容其它的事物影响自己的心志。 在中国德育传统中,对「道德意志」教育有着高度的关注,尤其是「修身」,特别是「自觉性」的建立,它是指行为的内在能动性或主动性。如孔子所言:「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中国的德育传统上,「内省」、「自讼」、「正己」、「反求」等均是具体表现。此外,「顽强性」,就是毅力和耐性很重要, 因此又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上述的观点强调透过恒常的自我检查和监督,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而修身的目的,在于「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带出「修身」是由小至大、由近至远、由个人至社会循序渐进的道德意志建立的实践方式。


正向情感(仁爱)的培养与「意」的关系
能促进知行合一的出现,不能单靠认知改变,而是在情感上的培养,正如正向心理学理论所强调,正向情绪能促进培养发掘个人的正向特质。而这方面早在我国德育传统中亦有论述。在《论语》中,孔子提及「仁」有一百零九处之多。《论语.颜渊》所记:「樊迹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家语.哀公问政》记载「仁者人也」。因此,「仁」与「爱」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意义。
然而儒家强调的「仁爱」是有高低层次之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属低层次的,指出「爱人」至少有人我平等精神和公正性;宋儒更把忠恕之道概括为「推己及人」,这属于高属次的。其次,爱人也有远近厚薄之分,爱人首先爱自己的父母与兄弟姊妹,即《论语.阳货》中的「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亦指出「泛爱众,而亲仁」。
「爱人」乃是孔子「仁」学的核心。然而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即当人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必先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想要显达,必先帮助别人通达,推已及人,才真正明白到仁爱的真谛。表明在「道德情感」教育上,中国德育传统注重「自重」和「爱人」的统一,晓得自爱者才是真正的人性,并先晓得自爱才懂得爱人。
以上与现今正向心理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一个人从懂得欣赏自己、爱自己、尝试给予关爱、并接受别人的关爱过程中,个人的正向情绪得以培养(包括幸福感、亲密感),从而有机会发掘其内在的正向特质(接纳、宽恕、怜悯),而这正是「意志」层面的原动力,可让人能持续地于生活上实践正向行为,活出转化的生命。


反思家综青少年服务的焦点和方向:体育运动在个人意志建立上的贡献
德育传统中的「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学习理论及教学主张,在社工专业的应用给予很重要的基础,尤其是「意志」层面的关注,补足了认知行为学派的不足,解答了为何出现「知而不行」的原因。笔者从事学校及青少年社会工作多年,根据以上的分析,认为现时家综的青少年服务应多留意以下的发展方:
笔者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品格塑造素有研究,近代西方正向青少年发展中强调青少年成长中必须培养五种正向特质,称之为 「 5C 」(Competence, Confidence, Connection, Character, and Caring/ Compassion,能力、信心、性格、归属和关爱),而这方面却与青少年定期参与有系统及持续性的竞赛运动或训练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上述的「5C」,正是青少年个人成长之内在素质或正向元素,与全人健康及正向发展的核心基础一致。
要促进「5C」的培养和建立,并非单单因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便自然达致,而是有赖于训练或活动计划如何推行、体验及机构怎样促进正面的社会规范而来,然而研究肯定运动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范畴教导青少年发展其主动性、情绪管理、和学习如何与团队合作, 而体育运动领袖(包括教练及领队)如能坚持特定目标和技巧,更能促进和培养其他正向发展之元素。
笔者认为,现时网络及虚拟文化愈来愈严重,青少年网络沉溺问题已燃眉在即,以笔者督导广州数间家综所知,内地不少家庭及青少年个案都显示青少年网络沉溺问题严重。而这方面,正是从小缺乏「意志」上的持续操练,忽略了青少年内在素质的建立和培养,社工单靠辅导和小组,期望从认知层面及情绪层面方面的介入方法,未能持续有效帮助他们在行为上得着转化。
反而,笔者过去多年认识一些从少加入球队,借着持续参与运动训练的青少年, 其抗逆力、专注力及意志力都较为显着,甚至培养出推己及人的意识,愿意训练及指导初学后辈,在教练每次训练的指导下、提供了个人及团队反思体育精神、价值观、个人性格及团队合作等机会,能持续具体实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操练机会,真正发挥义工本质,利用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体会助人自助的真谛,促进体验正向情绪的机会,包括在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的亲密感、团队凝聚感、成功感、共同承担感。
此外,更会在参与定期运动训练过程中培养出内在正向特质(5C ),促进青少年自小培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修身」观念,一方面能促进培养在体育精神价值观上的「内在修养」,另一方面亦关心在运动过程中操练与比赛的「身体力行」,甚至将在运动过程中所学会的价值观及体验,延伸应用于生活上其它范畴中去实践,包括人际和社区中。
以上事例,说明关注个人「意志」层面的发展,尤其是有系统及持续培养青少年的正向内在特质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以六次为一单元的小组或只是以康乐兴趣内容为本的小组或大型活动,甚至以单一活动为本的历奇活动,都不足以能持续培养青少年在「意志」层面上的建立和实践,惟有提供有系统及持续的「意志」培育之机会,是扭转现今世代青少年面对虚拟及网络文化侵害之上策。
笔者建议家综可与体育运动机构或学校合作,共同策划中长期青少年藉体育运动建立品格及全人健康的项目计划,推动以体育运动建立意志及培养正向特质为焦点之青少年服务,建立生生不息的自爱、互爱及他爱的生活模式,培训社区义工领袖。


参考书目:吴来苏,安云凤编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2月第 1 版。刘强编著。《论语》。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侯怀银著。《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2 月第 1 版。魏英敏著。《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年 8 月第 1 版。Nicholas L. Holt and Martin I. Jones: “Future directions for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nd sport research,” in n Nicholas L. Holt e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 London: Routledge, 2008.参考期刊:孟万金〈。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教育研究》(1992 年第8 期),页70-75。
版权为作者何志彬博士所有,作者将保留一切版权之权利。
来源:乐助乐仁专栏投稿香港督导香港注册社会工作者何志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让认知、情感、行为持续正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