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yi020 发表于 2021-1-14 09:32:02

【周瑞玲心理室】规则教育:“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

                                                                                                   



不可否认孩子的成长需要充分的爱和自由,要给他们更多的空间。
可现实中,爱自由的孩子好像常常更容易与家长的规则相冲突。
当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不停哭闹的时候,很多家长们束手无策,后悔没有早些给孩子立下规矩。
其实,我们教育的艺术,就是要寻求规则与爱和自由的平衡点。
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
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分别持这两种观点的家长自然各有他们的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
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偏差,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容易造成孩子没有边界感,不懂礼貌、不懂尊重;
过度强调“规矩”的家庭,则容易让孩子压抑自我、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都有必要认识到:
家的本质是内心的归宿,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
孩子需要的是有人情味儿和同理心基础之上,家长们科学的进行规则教育。

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也有家长曾在咨询中询问,这两者孰轻孰重,如何拿捏?

爱多,规矩少,孩子容易霸道,爱多,规矩多,孩子天天讲条件,爱少,规矩多,孩子容易畏缩,爱少,规矩少,孩子和家长离心离德。
对此,教育研究者贝齐·埃文斯(Bsety Evans)曾指出:
牢记,设定界限的陈述与积极交往的比例是1:4。
也就是说……成人在一次设定界限的陈述后需要紧接着与儿童开展至少四次积极的鼓励性交往。这样才能够使一种消极的行为模式得到逆转。”
简言之,在一个“不能做……”之后,家长还要:
如果你想要……你可以做……”——第一次鼓励,在旁边看着孩子尝试新策略——第二次鼓励,你做得真棒!我也做一次”——第三次鼓励,继续关注孩子,直到他重新享受到快乐,最后聊几句——第四次鼓励,
这样孩子才能心无芥蒂地接纳规则、遵守规则。
举个例子:
一个小男孩在玩具床上跳上跳下,还冲想靠近的人大喊“滚出去”。的确存在安全隐患,语言也不礼貌。
老师提出规则:
“不要再跳上那个玩具床和大喊‘滚出去’,这样不安全,又会吓到别人。”——给出“不能做......”的限制
“你想蹦跳,是吗?咱们找一个安全的方式。你可以在这个垫子上跳上跳下。”——第一次鼓励
陪在男孩身边,微笑着看他在垫子上跳上跳下。——第二次鼓励
赞赏男孩“你跳的好高哦”,老师也学着男孩的样子跳几下。——第三次鼓励
跟着男孩,直到他又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看来,你和朋友找到了另一个好玩的游戏哦。”——第四次鼓励


另外,对孩子立规矩,父母也有三点原则不能忽视: 1)有些事,涉及底线不能惯,就坚持到底 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啊~~”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听家长所谓的“原则”,常常以哭闹、不吃饭、甚至寻死觅活来要挟父母。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父母就先失了“原则”。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只玩半个小时iPad,但孩子作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又多玩了半个小时。
被惯坏的孩子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一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更有很多家长是先强调“原则”,各种不同意、不允许,可最后总是能在孩子的各种攻势下“缴械投降”,先经历过激烈的矛盾和伤害后再妥协。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满地打滚的孩子被家长大声训斥和批评后,带着眼泪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这个互相较劲的过程好像必须完成的仪式一样,但是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
做家长的,不妨好好思考一下,孩子从这个过程中能学到了什么呢?
2)有的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总有家长觉得孩子小,做事不完美、太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得及。
可他们忘了,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
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不是帮他回避解决问题,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的。




3)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一对母子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
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我们都需要面对一个事实:父母无法永久的帮孩子逃避下去。
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也是让他们拥有创造自己人生的可能。 如果家长还不知设立“规矩”从何入手,以下三条不妨参考:

规矩一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的确有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但是,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里我们不深入讨论孩子这样情况形成的原因。
只谈谈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父母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先避免用同样的手段“说服”孩子。
而是温和的帮助孩子一次次的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会让别人更加不认同你,是要自己受罪的~~”
然后家长也需要引导孩子,该怎么做,对话中留空间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
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规矩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小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因为成长中的问题,一些大孩子还停留在这样的阶段,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
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三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很多父母也会一心软就忽略不计,原谅他了。
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一些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科学的引导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
当然,这就需要父母也先同样尊重孩子的权利,如果是父母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
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
规矩与爱的和谐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 END -
来源:周瑞玲心理咨询

文章来源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使用所使用文章、图片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瑞玲心理室】规则教育:“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