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武术冠军变身IT男的徐红虎,英俊潇洒,是业界帅哥。
□专题策划 信息时报首席编辑 黄莺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刘宇雄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创业者、极客、疯子、打不死的小强、“粪”青、炮灰、虎哥、公益人……在徐红虎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标签”。众多标签的背后,似乎也暗示着这位“80后”履历的不平凡——从一名辍学少年到全国武术冠军,从“弃武从文”到大学生,再到互联网“创业达人”。他的创业之路,历经四次挫折却依然“屡败屡战”。如今,他的创业故事依然在抒写。
在徐红虎眼里,自由比天高,没有梦想就会死人。在他心中,藏着梦想是: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公益行业,通过打造志愿时3.0信息平台,让公益行业变得更阳光、更透明、更自由、更开放,让志愿服务变得更时尚、有趣、好玩。他甚至在公开的场合扬言:用20年的努力消灭公益,用互联网思维撬动“全民公益”。
徐红虎
30岁,祖籍河北省邢台市
曾是全国武术冠军、国家一级运动员,后考进暨南大学,先后四次互联网创业失败,最后创立公益社交平台获团市委支持,现任广州市志愿时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
求学:弃武从文 奋起而直追
用徐红虎自己的话说,少年时代的他是不羁的,多次打架屡教不改,以致被老师劝退学。然而正是天生好动的性格,让他走上了练习武术的道路,并从一个顽皮少年,走向了全国最高领奖台——夺得了全国武术冠军,成为了国家一级运动员。
2003年,身上披着光环的徐红虎,内心涌起了对校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毅然“弃武从文”,重新去考大学。凭借着艺术特长,徐红虎如愿考进暨南大学。然而,对于脱离了多年校园生活的他来说,融入大学生活成为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那段时光是我人生最自卑的一个阶段,那时候连什么是‘唯物主义’,甚至连‘吝啬’这样的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同学面前屡屡被笑话。”徐红虎说,有一次,同学聊天中提到了“忽必烈”这个人名,他就插嘴问“忽必烈是谁?”一个同学调侃式告诉他,“忽必烈是康熙的爷爷。”徐红虎就真信了,结果最后被笑话才知道是同学捉弄他。
从全国最高的领奖台,跌落到被同学嘲笑“无知”的地步,徐红虎心情极为低落,但内心好胜的他暗暗发誓要追赶。“知耻而后勇”的徐红虎开启了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书籍成了他朝夕相伴的亲密伙伴;在他的MP3里,没有一首歌,放的都是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讲课录音。
经过一年多的忘我学习,不断充实的徐红虎发现自己终于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进行对话了。
然而,真正触动他“蜕变”还源于一次偶然: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之前习惯了抄同学作业的他那次没得可抄,只好硬着皮头独自完成了一次。在老师准备发作业的课间,徐红虎担心老师会拿他的作业来当众点评,怕出丑的他偷偷把作业拿回来了。上课时老师一边翻作业本,一边嘀咕:“我记得有一个广告文案写得非常好,但现在怎么找不到了……”此时徐红虎才翻开偷回来的作业本一看,里面打着一个大大的鲜红色的“优+”。
经历了这件事,徐红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的自信也仿佛从这次事件中重拾了回来。
来源:信息时报
第1次创业 :没把握好产品链以失败告终
2004年大二的时候,徐红虎喜欢上了互联网,各种新鲜的事物,也激发了他无限的创意及创业欲望。
有一天,得知学校开展创业模拟比赛,徐红虎发现“电脑桌面广告系统”这一新鲜事物值得关注,于是决定与同学联手写商业计划书并参赛。在这个过程中,徐红虎越写越兴奋,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如果这个广告系统真正被开发和应用,市场价值将非常巨大!”怀着憧憬,徐红虎与同伴决定注册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始了第一次创业的征程。
“当时成功融资了50多万,大概控制了包括大学、网吧在内的6万余家电脑桌面,说起来这个成绩还算是不错的。”但是,也正是这个成绩,让徐红虎放松了警惕。
那时候的徐红虎激情满载,想法特别多。在做广告投放系统的过程中,他又发现了更大的创业空间,于是转战到玩图当中,所涉及的领域从电脑桌面延伸到了网页、手机、体恤衫、DIY定制……
“产业链拉得太长,资源需求就越来越大,到了最后发现走不下去了,如果当时只专心去做电脑桌面这一方面的开发,也许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徐红虎将第一次创业失败总结为“没把握好产品链,对商业模式的认知不足”。
第2次创业:开发类似微博软件因质疑而夭折
2006年,博客在互联网上大热,徐红虎发现很多人不会写博客里长篇大论的文章,而qq个性签名却很火。于是就想做一个既有文字又可配图、跟现在的微博一样性质的“短博客”。
正当他做出了计划书时,却迎来了多方的质疑:投资方说没价值,老师同学也不看好,“现在年轻人要不就写博客,要不就写qq签名,谁会用你这款产品。”在这样各种质疑的声音影响下,徐红虎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于是也在不坚定中选择了放弃。
后来,新浪微博横空出世!回想起来,徐红虎自己心里充满了悔恨,“如果我们当时坚定地做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他把这次创业失败归结为“意志不坚定,在质疑声中放弃了自己”。
第3次创业:开创校园网站因没政府背景被击垮
毕业后,徐红虎与几位好友有目的性地找到了几家互联网公司就业,决心先“偷师”,了解互联网公司运营的真实面目。半年后他们辞职齐聚,又一次开启了创业,“我们当时开发了一个校园网站,专门对接学生活动与企业赞助,在铺好了前期工作后才发现,开展高校之间的联谊活动需要政府机构的审批,但是当时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种政策性的困难。”徐红虎表示,尽管后来转变思路,接到了一些项目,但却在对方拖延半年项目资金的情况下,整个创业团队也被击垮了。
我们的使命是消灭公益,让公益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要花十年的时间,把公益从金字塔上拉下来,把它拉平,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再花十年时间,消灭公益,让公益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当我们在践行公益的过程中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公益,这个时候,真正伟大的公益时代才会来临!
——广州志愿时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徐红虎
第4次创业:
开发自行车交易平台亏掉父母10万血本
人生的打击一波接一波,让徐红虎摔得最痛的还是他第四次创业。
有一次徐红虎进入大学城,发现里面的交通不是很方便,学生出行对自行车的需求很大,瞄准了这一点,徐红虎决定建立一个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自行车交易平台。为了翻身再战,徐红虎第一次向家里拿了10万块钱,用来租仓库、备货源、建网站……“因为有前几次创业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所以网站的推广运营都比较顺利。”徐红虎一开始满怀信心。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梅雨季节的广州几乎天天下雨,而徐红虎当时的仓库又是那种租金很低的平房,在防水措施没做好的情况下,结果自行车全部生锈了,“本以为什么方面都考虑到了,偏偏仓储管理不在自己的知识范畴。”很快,由于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供应链断裂,客源也相继流失……
这次创业失败对徐红虎的打击非常大,把家里父母的10万块赔掉成为了他最大的伤痛,“那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我却把它给赔了!”徐红虎一度无法原谅自己。
“当我最后想把这批生锈了的自行车便宜卖掉的时候,几个商家却在约定的那一天集体失约。后来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联手起来对我进一步压价。”当最后把生锈的自行车亏本变卖清空后,徐红虎把自己关在空空的仓库里,一边痛哭,一边质问自己“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这次惨痛的经历,让徐红虎深深体会到商场如战场,里面丝毫没有怜悯与同情。
第5次创业:创公益社交平台获团市委支持
历经了多次创业失败,为了弥补家里的损失,徐红虎选择了出去打工。
转战到媒体工作,徐红虎的锋芒很快显现,社会人脉和资源不断积累,职位也越来越高。但是,互联网创业的梦想在徐红虎心里一直挥之不去。
2013年,徐红虎与几个同样有梦想的青年再次聚到了一起,“我们发现社会公共服务这个领域还未被大型互联网公司介入,这个领域将来必定是一片蓝天,这里很值得我们去开创一番事业。”在徐红虎心里,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模式是用来被颠覆的。作为互联网的忠实信徒,他坚信未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一定会被互联网改变,公益行业同样不例外。
为了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徐红虎走访了很多公益组织,也拜访了很多公益“大咖”,他发现,目前国内的公益事业看似蓬勃发展,实质上却是“一盘散沙”的局面:公益组织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有时候甚至还彼此成为壁垒……
由此,一个新的创业蓝图在他脑海里涌现:开发一个互联网信息平台,把所有与公益相关的主体和信息都放上去,让所有公益机构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开店,兜售和展示自己的项目和服务,让公益行业的供、需信息在这个平台上高速流通,高效匹配。
无独有偶,当时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在发展公益事业方面有着同样的思路,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技术团队。机缘巧合,徐红虎迈进了团市委大院,寻找到了创业的“娘家”。
由此,蛰伏了三年之久的徐红虎又一次迈开了自己的创业步伐,成立了广州志愿时公益服务中心,并在团市委的支持下,全力打造全国首家公益社交平台——志愿时3.0。
创新:志愿时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志愿
2014年10月19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志愿时3.0系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上线。
在徐红虎看来,志愿时最根本的是改变当前公益力量“散弱”的局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公益力量,形成合力。为此,志愿时3.0平台上聚集了公益组织、志愿者、企业、政府以及民间等各种力量,他们构成了志愿时平台的主角。
徐红虎认为,通过互联网技术,志愿时3.0将能解决一系列当前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解决“报效无门”的问题。他指出,其实当前社会里有大量的年轻人对公益满怀热情,只是苦于没有平台,也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成为志愿者。志愿时3.0则为一个“公益集市”, 里面罗列着各种有趣的公益活动,志愿者三秒钟登陆,马上可以查到自己所喜欢的公益活动,报名参加即可。
其次是解决当前志愿者“发挥不了自己特长”的问题。“例如一个钢琴十级的志愿者,被安排去当交通协管员,一个有资深法律背景的志愿者被安排去做环保工作,我觉得人才没有用在刀刃上,这是资源的浪费,同时,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没有成就感同时也是志愿者激情锐减的原因。”徐红虎表示,志愿时的空间页让志愿者填写自己擅长的技能,并载入数据库,公益组织将能根据填写的擅长技能,邀约志愿者去做相应的公益项目,发挥其特长。
志愿时能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做公益没时间”的问题,“走在街上问十个人,就有个人回答说愿意做公益,但是没有时间,志愿时3.0具有‘碎片时间管理’的功能,能够让志愿者填写自己的空闲时间,并录入数据库,比如你星期三有空,而且你的技能是擅长弹钢琴,刚好有公益组织要在这个时间段开展一个教残障儿童学音乐的活动,就刚好用上了。”徐红虎说。
交友:可在志愿时平台上邀请朋友参与
志愿时3.0还能够解决做公益“恐惧陌生、怕尴尬”的问题,徐红虎表示,志愿时平台上开设有邀请朋友的功能,志愿者在上面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形式邀请好友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能够有效地打消陌生感与恐惧感。如果朋友没时间,还可以查找在背景、兴趣方面相近的志愿者,快速建成好友关系。
此外,在志愿时3.0平台管理下,“缺乏社会认同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徐红虎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渴望被表扬,当下志愿服务缺乏一套对志愿者价值判断和认同的体系。志愿者做完公益,没有记录,没有追踪系统,没有查询系统,做完就是完了,导致志愿者觉得完全没有存在感,这也是导致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重复率低的原因。
而志愿时3.0将改变这一现状,它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清晰地记录每个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政府认定的公益时间就相当于货币,可以兑换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例如广州入户积分、大学积分、电影票、咖啡券,政府企业将为志愿者买单,这将推动更多的人乐意参与公益。”
目标:把公益拉下神坛,让志愿更开放自由
徐红虎说,当前社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如果讨厌一个人,那就骂他,如果特别讨厌一个人,那就去揍他,如果恨一个人,那就让他去做公益,让他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所有人的审视与赞美。当中暗示着:你能吃香喝辣的,而他不能,因为他暴露在公益下,一旦吃香喝辣,就会被人骂是伪君子,“这个段子讽刺的背后是说明公益行业存在‘道德绑架’问题,把公益捧到了金字塔的顶端,我认为,如果公益事业只能由一些有钱人、道德高尚的人做的话,这样的公益事业是没有前途的!”
有人问徐红虎,是不是想做一家专注公益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成为公益界的阿里巴巴?徐红虎回答说:“NO!我们的使命是消灭公益,让公益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要花十年的时间,把公益从金字塔上拉下来,把它拉平,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再花十年时间,消灭公益,让公益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在践行公益的过程中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公益,这个时候,真正伟大的公益时代才会来临。”
徐红虎坚信:那些疯狂到自己以为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我们的团队,就是要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公益行业,让公益行业变得更阳光、更透明、更自由、更开放,让志愿服务变得更时尚、有趣、好玩,这就是我们的梦想。”徐红虎坦言,他倾力于公益不是想被放在聚光灯下,想得到掌声,想被塑造出高尚的形象,他只是想要公益变得更加时尚,让志愿者的热情不会被生存的压力所击退,让工作与公益接轨,迎接未来的“全民公益时代”——“当我们都将公益融入生活,便没有公益这个词。”
徐红虎表示,志愿时3.0下的志愿者形象将被重新定义,“志愿者是文艺的,生活的,酷的,疯狂的,每个人都是广州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愿意做公益服务。”他举例说,最近用相机记录广州变化的“文艺志愿者”、玩死飞的“疯狂志愿者”,这些都是公益走向开放、自由的鲜活例子。
徐红虎认为,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偶像价值观将会从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等转向更多地关注公益明星,“公益明星”将会成为一个“时髦词”,占据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公益是社会公共服务,与自己最贴切,也最值得大家敬仰和尊重,随着大家认知的成熟,公益明星一定会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对于志愿时3.0平台的规划,徐红虎表示,上线半年以来,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各种信息化管理功能,除了在PC端,下一步将开发在移动App,iOS、Android上运行的版本。今年年底,还将把完善好的应用平台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城市进行推广。他坚信,伟大的公益时代终会来临。
未来:团队为公益组织
提供增值服务有广阔前景
为了实现公益创业梦想,徐红虎可谓铆足了劲,在创办网站的初期,他曾再次向家里借了20万作为启动资金。对于他再次全身心投入创业,一开始家里人都很担心,不知道这次创业他又将迎来怎样的挑战与困难。但自从去年10月份现场聆听了徐红虎在产品发布会的即场演讲,对他运营整个项目了解之后,家人在担心之余更多的是全力支持与鼓励。
徐红虎表示,志愿时3.0上线后,志愿者注册数在高速增长,整个平台运营情况良好。目前运营团队共有26人,基本上都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大家都团结一致,对这份事业充满期待。
志愿时公益服务中心是一个民办非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如何能够实现创收,将这份事业做大?对此,徐红虎说,社会组织的非盈利性并不代表不能取得收入以及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经济支持,例如提供春运、马拉松大型赛事志愿者招募培训等服务;其次,为企业提供公益营销服务,帮企业通过公益渠道打造公益品牌;再次,为大型公益组织提供网站增值服务,例如向广州志愿者联合会及驿站联合会等大型公益组织提网络技术增值服务等。
对于未来,徐红虎表示充满信心,他相信,公益事业会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来源:信息时报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