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冠军们的公益梦想:让“张尚武”不再出现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志李晓辉    时间: 2017-3-23 21:49
标题: 冠军们的公益梦想:让“张尚武”不再出现
1月12日,北京市冠军体育人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冠军体育人基金会”)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寻人启示”——寻找伤病残体育人。短短5天时间内,这条微博的阅读量就超过了4000万,转发量达7万多次,更引起了体育管理部门及体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5天造就4000万的阅读量,这条微博有什么魔力吗?  实际上,“寻找伤病残体育人”活动是冠军体育人基金会自去年11月份正式运作以来开展的第一个正式的公益项目。其关注的主要是“体育界的弱势群体”,即那些没有名气的、生活在贫困线上的、退役的伤病残体育运动员。该基金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数十位冠军运动员发起成立的体育公益机构。截至目前,基金会的冠军委员会已有近60位委员,囊括中国六大体育项目、夏季奥运、冬季奥运、非奥运、智力运动、残奥会等冠军运动员,如奥运会跳水冠军、中国跳水皇后高敏(基金会发起人之一、冠军委员会主任),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高崚,两届奥运射击冠军杨凌,奥运会体操冠军邹凯等。  在基金会的誓词《以冠军的名义致敬中国体育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是与我们携手前行的队友,但却无缘奥运会或世界大赛的舞台;他们是默默无闻的陪练,甚至需要付出比我们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他们处于荣誉金字塔的底层,但他们却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基石。”这或许诠释了基金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近日,《公益时报》记者采访了冠军体育人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执委吴茜,以求深入了解基金会背后的故事。
关注体育界的弱势群体
(, 下载次数: 68) 吴茜(左)、高敏(右)探望伤病残运动员

《公益时报》:你眼中的运动员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吴茜:通常在我们的视野中,运动员都是处于竞技状态的,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据我了解,很多运动员的退役生活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他们一直在训练,从很小的时候进入体育领域,到参加比赛,再到拿到冠军,十多年的时间当中他们都处于集训式的生活状态,而除了自身的体育技能,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工作技能,导致生活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相对比较弱。  因此,在我看来,运动员既是强者也是弱者。说他们是强者,是因为冠军的金牌是世界级别的,是货真价实的,没有任何水分;说他们是弱者,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冠军尚且如此,那些不是冠军的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更无法想象。  《公益时报》:“寻找伤病残体育人”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吴茜:我们联合新浪体育和新浪微公益共同发起了这个活动,寻找的主要是符合以下条件的人群:退役运动员从事单项体育项目满3年以上;因伤、病、残不能正常工作,月收入低于3500元;因训练产生严重劳损伤,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活困难或自理困难的。说白了,我们救助的是那些没有名气的运动员,因为他们是体育界的弱势群体,而关注这个群体的公益机构非常少。我们希望通过冠军体育人的力量,让更多爱心人士和我们一起为他们提供康复治疗扶助,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消息发布之后,在短短5天的时间里新浪微博的阅读量就达到了4000多万,转发达到7万多次。冠军运动员、企业家以及他们身边的很多朋友、大咖都在关注转发,高敏自己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件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巨大的关注,连新浪微博方面也没想到。这样一来,很多人都知道了冠军体育人基金会,知道有一家公益组织在为体育界、体育人做事。我们的寻人活动也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的支持,他们还给各省市体育局下了正式文件,要求各地帮助基金会开展工作,推介合适的对象。坚持精准公益思路

(, 下载次数: 58) 多方商讨救助方案

《公益时报》:项目中的康复治疗扶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 吴茜:我们初步的方案有三种。第一,我们会和扶助对象所在地的民营医院进行洽谈。说实话,和公立医院合作不太现实,因为他们从不缺病源。如果民营医院有意向的话,我们会和他们签订协议,为扶助对象购买医疗服务;第二,如果运动员不需要医疗服务,我们可以为其提供家政服务,这涉及和当地家政公司的合作;第三,如果以上都不是运动员所需的,我们会给予他们一些物质方面的补贴,比如在医疗费用方面为其提供资助等。  目前我们正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摸索,最终要在五个城市建立自己的康复中心。但由于刚刚起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比如说不同的伤病需要对接不同的医疗资源;有些人身处偏远地区,无法在当地为其联系提供医疗或家政服务的机构……这些都提醒我们要不断完善项目模式。 《公益时报》:医疗和物质救助还不能够给运动员的生活带来本质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持续生活的信心和能力。在这方面,基金会有哪些措施? 吴茜:你说得很对。我们的项目除了扶助伤病残运动员,还有一个就是给退役运动员提供再就业造血帮助。“造血”意味着不是简单地为他们提供一份工作,不是简单地为他们提供就业技能培训,而是为他们提供创业方面的辅导,让他们创造更大的价值。未来我们计划把这个项目做成不同典范的连锁项目。这也是很多捐赠企业希望做的事情,如果只是直接进行捐赠,作为捐赠方来讲会觉得没有实现帮扶的意愿,没有让这些退役运动员达到今后能支持自己生活的一种状态,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捐赠者和受助者的意愿。 《公益时报》:如何保证项目决策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 吴茜:目前基金会有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他都是企业员工,因此在运作上确实存在很大压力。对于涉及体育运动的公益项目来说,很多人包括很多运动员出身的人,知识储备都十分不足,不知道该怎么运作。其实别说体育公益,就是体育项目,我们也缺乏专业的运作人员,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里体育运营的专业、学科也非常少,所以体育经营人才的缺乏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专业管理人员加专业体育人员的办法,双方一起做项目、做决策。具体来说,在我们的基金会,涉及体育界、运动员、体育项目或者其他相关项目,一定是由体育人把关,比如高敏,因为她是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基金会的常务副会长;除此之外的具体管理运作、商业合作等则由我来把关,我觉得我和高敏搭档做事正好实现了取长补短。让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
(, 下载次数: 68) 基金会的项目得到了众多公众人士的支持

《公益时报》:你此前并没有在公益组织任职的经历,现在担任基金会的秘书长对你来说有没有压力? 吴茜:从个人角度来说,其实从1991年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要抽出一定时间投入公益慈善。当事业有了一定的积淀之后,我也会带领员工去做,而且我们选择的一般是那种外界关注比较少的群体。当然,那时候所做的公益慈善还是不成系统的、不可持续的,我也明白仅凭一己之力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觉得,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件事、关注这个群体,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为在商业领域近30年的实践经验,对我来说管理一家基金会其实和运营一家企业是一样的,基金会也需要企业那种严谨的治理方式,需要有商业头脑。为什么国外有很多基金会做得那么好,能筹到很多钱,开展很多项目?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有着敏锐的、很前瞻的商业头脑。企业是为了利润而努力,对基金会来讲道理也是一样,只有策划好项目,找到相对应的关注这个项目的人群,才可以做得好。 《公益时报》:基金会汇集了这么多冠军资源,你觉得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发动更多企业和个人关注体育公益以及公益事业? 吴茜:可以这么说,目前没有哪一家机构拥有这么多的冠军资源,基金会想体现的是中国的冠军群体,而不是某一个人。他们身上的那种冠军精神能够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向青少年群体乃至全社会传播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观念。而且,只有当这些优秀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发出的声音才有感召力,才有可能被外界听到。  我觉得要想提高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程度,一方面涉及基金会自身的能力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则要依靠国家出台更好的政策或制度。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企业所得税法的决定,以更大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慈善捐赠。
修改后的《企业所得税法》提到,“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对于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我觉得相关政策和法律还应大胆一些、放宽一些,这样才能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填补政府工作的空白,减轻国家的负担。这于国家、企业以及需要救助的群体来说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 下载次数: 70)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回复「转载」取得授权。

(, 下载次数: 75) 作者:皮磊如果我没能及时回复你,那就是还在写稿~来源| 公益时报责任编辑| 于俊如微信编辑| 吴丽萍

(, 下载次数: 79) ●“女童保护”两会座谈会在京召开 代表、委员都说了啥?●公益两会(一):公益组织会前忙碌 王名关注慈善法落实
●108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商业只是手段,公益才是目标
●引导农村志愿者参与精准助老服务,他们这个做法可行
●只有卖萌才能救穿山甲?官网:www.gongyishibao.com微博:@公益时报
(, 下载次数: 60)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