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沪江互+计划发起三周年 创新公益模式下的乡村教育变局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志志愿者
时间:
2018-11-22 21:17
标题:
沪江互+计划发起三周年 创新公益模式下的乡村教育变局
本帖最后由 齐志志愿者 于 2018-11-22 21:21 编辑
2015年10月28日,在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伏彩瑞的发起下,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优质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共建共享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互+计划正式启动。三年以来,互+计划输送的优质课程惠及5000余所乡村学校、10万余位教师、逾百万学生,并逐步摸索出一套区别于传统硬件捐赠的低成本、可复制、可持续的创新教育公益模式。
10月28日,“看见未来·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的突围与创新——沪江互+计划三周年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上,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互+计划发起人、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伏彩瑞,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研发部主任魏非等政府、互联网、教育领域资深人士,共同就互联网如何为教育服务做出深度探讨,并总结、分享互+计划模式助力乡村教育变革的成果与经验。
伏彩瑞分享创办互+计划的故事
“教育可以改变吗?那些缺乏教育资源的地方,我们可以去改变吗?我们在三年前萌生了通过互联网支持偏远地区教育发展的念头,使用还没有上线的CCtalk,为乡村学校输送课程。三年以来,互+计划发生了很多改变,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企业机构和我们一起合作,改变乡村教育,正成为全社会的事。”伏彩瑞认为,互+计划所代表的互联网教育公益新模式,将更高效地帮助乡村教育补齐短板。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互+计划发起人、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伏彩瑞,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研发部主任魏非,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电子商务处副处长陈海蓉,海纳创投合伙人、种子计划发起人任剑琼,河南省督学金锐,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陈喻,羽一教育CEO、彩虹花和阅创始人时朝莉,吉林龙潭教育局邓义局长,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学区邵锦堂校长等嘉宾。
解锁乡村教育的核心难题
吉林龙潭二道小学的学生李惠恩讲述了自己与互+计划的故事。二道小学曾一度是中国乡村教育的缩影:全校仅有两位教师、课程无法开齐;只有李惠恩一名学生、随时面临关停的风险……不足百人的小规模学校,在中国还有十余万个,这些学校大多有着优质的硬件设施,却始终缺乏能将硬件充分利用的人。
“随着多年以来的扶贫攻坚,教育正逐渐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方法。”汤敏特别指出,能够唤醒乡村教育的不仅是资金流入,还有借助互联网对人的提升与观念的转变,令大山深处的乡村教育不再孤独。魏非也十分认同教师能力为乡村教育带来的助力:“长期的一线执教及对教育的研究令我们发现,教师的成长将有效带动学校进步。”
在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看来,提升教学素养、学习热情仍只是治标,更核心的是要改变乡村教育大环境的观念;通过互联网、社群、平台化运营,让他们坚信自己是乡村教育变革中的核心力量。
如今,李惠恩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华为平板电脑在CCtalk上听课,享受着互+计划输入的全国最优质的素质课程资源;李惠恩的老师则白天在教室指导李惠恩用网络学习,晚上跟着全国数万名乡村教师一起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
李惠恩同学介绍自己一个人的学校
从无法开齐课程,到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补齐素质课程短板,改变二道小学的并非巨额投资,而是教师与学生自发的用网络实现自我成长的意愿。“互+计划最核心的价值除了为学校输送课程,还有为学生、教师们赋能。”吴虹总结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地教育环境发现自己能够靠自身力量自足的时候,我们也就完成了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蜕变。
互联网助乡村教育更多彩
首届多彩奖的获奖者们,正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改变的区域或学校。
论坛的互+计划多彩奖颁奖典礼中,脱颖而出的课程、地区、学校,在自身课程开齐之余,始终在尝试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其它学区、学校,帮助更大范围的教学区域享受到优质课程——每一个多彩奖获得者,都是一个乡村教育的火种,将互联网课程传递至更多区域。
彩虹花和阅汇汇集了上百位乡村教师的力量,为全国乡村学校带来最优质的晨读课程;甘肃共享阳光课堂完成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低成本推动定西市乡村学校的教育公平;三门峡快乐课程从河南推向整个中国……
获奖者还包括高度支持用互联网手段促进乡村教育变革的长洲区、宁都县、龙潭区、栖霞区、金塔县、麦盖提县等教育局,其不仅推进了自身教学区域的互+计划课程普及,还正继续将网络课程辐射到周边县市。此外,奖项还包括全国优质实践学校奖,分别由河北、贵州、广西、甘肃、吉林、江西、河南、河北8省的12所学校获得。
互+计划首届多彩奖颁奖典礼
课程创新奖、地区推进奖、村小实践奖,互+计划的三类奖项代表了三种维度上的变革:利用互联网渠道,把创新的网络课程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免费共享至全国乡村学校;当地政府认可,推进课程的普及程度;乡村小学高度响应,完成课程在学校的落地。
互+计划模式通过三个维度的不断激励,令乡村学校也能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同时,也凭借三者的正向循环,进一步实现了教育公益的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
整合社会资源撬动乡村教育
推动乡村教育变革,非互+计划一己之力能够完成。在摸索出互联网+教育可行路线的基础上,互+计划着手对社会力量进行整合,与政府、企业、基金会、教育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改善乡村教育环境:
政府层面,互+计划支持证监会、深交所在南疆开设“国语双师课堂”;工信部牵头,为河北康保引入网络课程资源;网信办推动下,与江西宁都、四川凉山等地签约结对帮扶;教育部教师司、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帮助青海玉树治多县开齐素质课程……
机构及企业层面,互+计划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共同发起“青椒计划”,为乡村教师提供提升课程、帮助其自我实现;与凯迪拉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发起小狮子计划,设立700万奖项、激励优秀的乡村教师;与华为搭建的互加村小华为平板实验班,为乡村学生配齐平板设备,对移动互联网公益教学做出探索;与兴全基金的兴成长计划,激励授课、助教教师;还有招商银行、华东师范大学……
汤敏解读互+计划模式中的集合影响力
“国际上有个学术化的说法,叫‘集合影响力’,是一种大范围的跨部门协作的工作方法:各利益相关方在骨干机构的协调下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互动协作与持续性的沟通中来成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并使用同一套评估体系衡量实践效果。”汤敏坚信,整合资源后,公益人可以逐渐走出碎片化地运作模式,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公益机构也可以参与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不仅是在边缘拾遗补缺。
对政府部门、教育系统、企业机构、优质教师课程、基金会、公益组织、乡村教师进行资源整合;并以低成本将各类资源输送至乡村;再通过发掘教师及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使其在输送资源中产生新的资源,最终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再到共建鱼池,完成乡村教育的自给自足。
三年以来,互+计划模式已在全国三十余个省份的乡村学校得到验证,惠及学生逾百万;目前,互+计划模式正在更多的区域进行复制,逐步减轻乡村教育对外部输血的依赖。
“我相信,互+计划能够让乡村们的给孩子带来更公平、更简单、更快乐的教育环节;通过互联网,互+计划将为乡村教育赢得加速度,助力乡村教育实现弯道超车。”伏彩瑞发起互+计划时的梦想,如今正一点点走向现实。
来源 :公益时报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