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认知九种常见的原生家庭问题,超越创伤模式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21-3-14 18:37
标题: 认知九种常见的原生家庭问题,超越创伤模式
文/林文采
我们人的一生中也许有两家。有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通常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模式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而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和伴侣的行为模式又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所以,我们的现在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为了孩子,也请处理好自己的创伤,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原生家庭。
相信成长的力量,相信你自己能重新创造生活,能给孩子一个榜样。
不要再继续以下几种伤害了:
01 完美主义
一些爸妈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追求高标准,引导孩子做超过自己的能力的事,或者苛求完美。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人,情绪通常是焦虑的,行为是强迫性的,语言是“必须要......应该要......”,即使做得到“接近完美”也容易是焦虑、紧张的,做不到更会陷入自卑、沮丧。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是不能允许自己犯错的,他对自己这样,长大后对爱人、孩子也容易如此,这样自然会伤害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因为这样的关系里,最少需要互相“看到”对方的好,可完美主义的人通常是没在成长中学会欣赏和感激人的,做得多会觉得是应该的。
我们咨询中通常从认知和行为层面调整,让他们通过这三点来认同自己:
02 过度高压
家庭中不允许反对的意见,只有父母权利悬在头上,因为这样在成长中孩子可能做了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不在压迫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扭曲。外向的孩子,如果父母持续高压,可能会逆反,长大后容易行为偏差,人格不健全,用固执来保护自己、来对抗权威,在独立自主方面可能会过度反应。内向的孩子,如果持续被高压,很容易会退缩在防御里面,心理结构脆弱。
被高压长大的孩子,不管内向外向,都缺安全感,对于这样环境长大的人,要相信,自己已经长大了,如果还不能独立自主,问题主要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可以常常告诉自己:
03 过度溺爱
顺着孩子心意,允许他们去做越界的事,甚至一些明知不可以做的事。
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被溺爱的孩子,也是任性的,有手段的,听到爸妈说不能时,他就出手段了,父母就给了。
慢慢的容易成长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加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可是被溺爱的小孩,终究内心是空洞的,没有父母真实力量支持的,所以,经常用愤怒来控制别人,而且愤怒很多。
想要改变的人,可以常常对自己说:
不能,不行,不可以。
这个世界并不全都是我的,不是跟着我转的。
别人也是有界限的。
04 过度保护
父母总是过分担心,过度焦虑,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要帮着做。
父母会一直给孩子一个观念,靠你自己是做不到的。
心理咨询里我们发现被过度保护的孩子,被拿掉的是独立自主和价值感、安全感,剩下只有爱的能力和联结的能力。
这三个成长中最主要的能力被拿走了、关掉了,生命力自然是不强大的。长大后再去调整,是非常难的。虽然这样的孩子特别有爱,特别容易和人联结,但却常常感到不够果断,怀疑自己的能力。
想要调整,可以常常对自己说:
05 过度惩罚
有被虐待的遭遇,常常被关到一个地方之类。
这样的父母一般成长中都是自己也被打过的。都不是坏人,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为了让自己能有理由打下去,可能会先指责孩子一大堆:你错,你不好。
打下去后,孩子必须做决定:我相信还是不相信自己是错的。
一些孩子,会不相信,会感受身体所受的就只是痛苦,心想我爸妈是大坏蛋,太狠毒,全盘否定父母做的。可同时孩子又要接受“是他们养我”,于是在里面会分裂,要面对的感情太复杂了,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信任的,因为爸妈都不能被信任。
而大部分的孩子都会选择:我相信,即使被打,也比较能够忍受,因为觉得受惩罚可以消除自己已经犯的错。
但如果孩子相信了,就要吸收父母的所有指责,要告诉自己:我是不好的,我是错的,我是罪有应得的。
于是,它伤害了孩子整个的生命力,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人,经常得罪父母。
长大后,这样的人会容易自贬。要他讲话肯定自己是很难的,恨不得每天给自己一贴毒药,一些打击。但他们的内在其实有一股非常强大的生命力,长大后只要把它激发出来,这个人可以成长得很快。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这样对自己:
要对自己仁慈。
即使我做得不好,我做错,我也可以选择仁慈的包容和对待我自己。
我已经长大了,即使我做错了,心中有个严厉的声音出来,也要告诉自己,我可以选择做与自己父母不同的父亲或母亲。要对自己好,与这件事我做得好坏,对错,都无关。
做自己的好父母,特别是在接纳自己的部分。
我是足够好的,小时候不管怎么做都是被打,但我还是认真去做,我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人。
06 忽略
一些父母太忙碌了,整天只能看到他们回家或出门,甚至一直不在家;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因为父母忙,而是兄弟姐妹竞争造成。
如果父母太忙而被忽略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如果常常在几个孩子中是被忽略的那一个,那么这个孩子的竞争心可能是强大的,行为上可能是争强好胜的,情绪自然是不稳定的。
外向的孩子,用说话大声或行为上过头等方式希望被看见,做些不恰当或不符合情境的行为来唤起别人的注意力(在我、情境、他人三者中,这个“我”会特别大)。
也有比较健康的应对方式是增加自己的实力来被注意到,但本质上都是想争取得到更多注意。
咨询时,关于这样来访者,我们更关注提升其存在感和价值感。对于分享的很多深刻感受,我们都不会轻易说“你经历的我们了解”、而“我们不能理解你所受的苦”这样的话却更能触动。
想要改变,也可以常常这样对自己说:
我是重要的,是足够重要的。
我可以爱自己。
我是这世上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生命的展现。
我有自己的美丽。
07 拒绝
有的父母亲很冷漠,即使就只有一个孩子,也没有办法和孩子亲近,不能和孩子联结,这经常与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的。
极少部分遭遇这样成长经历的孩子会非常热情,他可能反而会特别闹,特别多事,到学校会经常去抱别人家孩子。
但一旦这样特别热情的孩子变的特别冷漠,也是非常危险的,带来的是扭曲和自闭的个性。他也会让你感到自己是被拒绝的,也会给到你痛苦的感受,让你觉得自己这个人是不值得爱的。
这个冷漠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工作通常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语言行为情绪上冷漠,到了婚姻中就容易出问题了,他们可以爱,但他们也不能去联结。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
我可以接纳自己去联结。
别人可以亲近我,我可以去亲近别人。
我可以有要求。
08 性侵
在小的时候被性侵过的人,通常是被亲人、熟人、父母的朋友和邻居等伤害。
在这样的一个性侵的创伤当中,要怎么做?
我看过一个的资料,一些心理学家只单纯做有性侵经历的心理治疗,他们的方案一共有四条:
第一:要去理清的是,这件事情的发生这是谁的责任?具体是谁要负责的?
这不是我的错,是害我的人要完全负责!
第二:这不是我的错,但是它发生在我的身上,所以对我是有影响的,带来的影响我要做什么?
我能负责让这件事不会继续伤害我,没有其他人能够来为这一点负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过去对自己的影响。
第三:就是原谅,原谅自己。这件事已经伤害我很多了,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我现在看到自己伤口的时候就要负责停止再次伤害,就是从今天开始。
第四:在心理治疗的干预下,最后剩下的便是爱和宽恕,自己和这个世界。
09 父母关系恶劣
我们都知道,夫妻关系对孩子影响很深,夫妻关系不好,难免会让孩子承担了不该承担的。比如,有的父母会说,为了孩子才继续在一起,为了孩子才......因为孩子自己才过的不幸福;又或者有争执发生时让孩子站队,让孩子为难。
这样孩子会变得没有界限,也影响孩子亲密感、责任感的建立,导致容易走极端,还有一个受影响的就是安全感,会自然影响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想要调整,可以常常对自己说:
第一:爸爸妈妈的关系是他们自己要负责的,我只负责做一个好儿女,不能做一个拯救者。
第二:我要学习一致性(内心的想法,身体及语言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第三:我不做受害者,也不将爸妈的关系问题当做自己成为受害者的理由。
二十五岁以后我要对自己负责。因为人类到了二十五岁的时候整体发展是完整的。我的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
- END -
图文均来源网络,文字转载、编辑自公众号:心联盟心理 周瑞玲心理室,原文未标注作者所使用文章、图片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