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又至,思绪纷纷。对亲人的哀思,让本该踏青的节日蒙上了些许伤悲。
逝去,是自然万物更迭的规律,也是人生不可选择的必经阶段。哀,只不过是一种情绪、一些片段。哀伤是爱的延续,它不一定能被修复,更需要的是心灵空间的安放。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社工在医疗机构、殡葬机构、城乡社区等场域,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哀伤辅导、生命教育等专业服务,帮助临终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与这个世界温暖地告别,帮助丧亲家属抚慰心灵,走出悲伤,回归正常生活。
下面就来听几位社工讲述他们在服务中的故事及感悟,让我们一起感受不同生命绽放的风采。
鲁丽倩
在清明时节祭奠逝者、表达哀思,是这个节日中的传统习俗之一。而我,一位做安宁服务的工作者,在多年的服务中接触过不少关于生死的情景,每一次经历都有关生命的意义,都是生命教育的最好事例。
道爱永不迟 亲情记心间
有一年母亲节,我所在的机构策划了“对母亲说句话”活动,工作人员一一给家属打电话询问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可以把话带给老人。我打出去几十个电话,回复最多的是“希望母亲健康平安,母亲节快乐”。然而,有一位老人的家属却是这样说的:“就对我妈妈说,我爱她!在她清醒的时候,我没说过,她现在昏迷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听到。”
家属的话让我热泪盈眶,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大胆说爱,不是易事。这位家属在意识到和母亲相处时日不多时,用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是为了不留下遗憾。现在回想起来,我仍对这位家属充满敬意,因为说“爱”永远也不晚。
陪伴最长情 反哺报亲恩
机构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患有腿疾,行动有些不便。她女儿身患癌症,但是在生病的那段日子里,每天清早都来机构看望母亲,照顾母亲的起居和饮食,推母亲下楼遛弯、聊天,有时候还参加社工组织的活动。直到母亲吃了午饭,躺下休息了,她才回家。
我曾问过老人的女儿:“每天来回跑,累不累?”她说:“我小的时候母亲照顾我,我孩子小的时候母亲又帮我带孩子,现在该我照顾她了。前几年我忙着照顾孩子,没时间照顾母亲,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我当然要多陪陪母亲。”
望着母女俩的身影,我感动于那份风雨无阻的陪伴。后来,母女俩相隔不到一个月都离开了人世,但是她们的故事留了下来,告诉我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默默给尊重 温柔给支持
每年“世界安宁日”,我所在的机构都会做宣传活动。有一年我们组织了“生前预嘱”的宣传教育。活动时,王奶奶找到我,说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她告诉我,她和老伴很多年前就申请了遗体捐献。王奶奶和我们表达了很多愿望,对自己的身后事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包括希望穿着自己最美丽的衣服离开,离开后不要给亲朋好友发消息,不要添麻烦,等等。
王奶奶的意见得到了女儿的大力支持,女儿说:“我妈做什么,我都同意、支持。”老人和家属的任何选择,我们都支持,也愿意以温柔的方式陪家属走过这一程。因为家属是老人坚强的后盾,有家属在,老人才安心。
死亡通常会和悲伤联系在一起。可是直到做了安宁服务,我才发现死亡并不是可怕和冰冷的。当我们能够正视死亡、谈论死亡的时候,也是好好享受当下、好好享受生命的时候。趁父母、亲人还健在,多一份爱心和耐心与他们交流、给予他们陪伴,将来就少一分遗憾和自责。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关注被看见的悲伤
胡玲
即使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但死亡和丧亲是都会遇到的。长期以来,人们畏于谈论死亡,似乎认为只要不说或忽略,死亡就不会发生。还有甚者认为,只要不去招惹,它就不会降临。但总有些离开让人猝不及防,或因意外,或因疾病。死亡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是生命的走向,消极的自欺只会导致对死亡的无知和恐惧。
丧亲引发的悲伤是一个人遭受失落的痛苦状态,而这种失落是被剥夺的、非个人愿意的舍弃。亲人的死亡,使生者有一种被抛弃感,会带来无助感,甚至内疚感。为各种遭受丧亲痛苦的人提供心理服务,这便是哀伤辅导。哀伤辅导可以帮助人在相对合适的时间内抚平悲伤情绪,让人的内外一致,恢复正常生活,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犹记得去年服务的刘阿姨,她唯一的儿子8年前在高考成绩发布后,突发心梗去世。刘阿姨遭受了晴天霹雳般的打击,伤心欲绝,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几次自杀未遂。
8年的时间,刘阿姨向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倾诉过自己的悲伤,但亲人、朋友在刘阿姨一次又一次的哭泣中渐渐远离她。他们认为,刘阿姨不应该再沉浸在悲伤中,8年时间应该可以走出来了。
在我看来,刘阿姨仍然沉浸在对儿子死亡的内疚中无法自拔。作为医生的她,眼看着儿子在自己面前倒下,救了无数病人,却无法挽救自己的儿子,她心中满是自责。每年在儿子生日、忌日等特殊日子,刘阿姨都会有严重的躯体反应,需要住院治疗。
在为刘阿姨服务时,我用心倾听她的哀伤情绪,引导她表达对儿子的思念,整理儿子的遗物和照片,到墓地与儿子告别,重新建立与儿子的连接;审视自己与丈夫、家人的关系,找回自己作为妻子、女儿、儿媳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联动老年大学的同学、朋友,参加学习和活动,找到新的兴趣爱好,建立起新的自我认识和社会关系。
经过一年的哀伤辅导,刘阿姨与家人的关系和睦了,朋友多了,生活丰富了,笑容也多了,没有再因为抑郁症而入院。
(作者单位: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找回晚年的那一抹绿
姚小兰
人的生命,由四方面构成,即身、心、社、灵。分别对应的是自然属性,即生命长度(寿命);社会属性,即生命宽度(社会);精神属性,即生命高度(精神)。当三者统一在一起时,汇聚成的就是生命亮度。我所在的机构在多地实施的“生命故事汇——生命教育项目”,采用优势视角和赋能理念,以生日会为契机,搭建参与平台,让老年人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找到活着的价值,续写生命的意义。
88岁的独居老人卢奶奶,是项目启动以来的200余位分享者之一。她唯一的女儿远嫁外地,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相依为命的老伴在2020年疫情期间去世。从那一刻起,她的生活被悲痛笼罩。短短一个月,原本硬朗的身体变得病恹恹的,头发全白了,结束生命的念头无数次在她脑海里闪现。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邻居成了她有力的依靠,照顾她,帮她买菜、做饭,陪同就医……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
觉醒,是在2020年10月的“生命故事汇”上。不大的活动室内,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温度,配上节日特有的音乐和喜庆装饰,使空间变得温馨、富有安全感,场面变得隆重、具有仪式感。卢奶奶被社工搀扶着来到了现场。她站在门口,快速扫描了屋内满头白发的寿星,内心似乎得到了平衡,找到了自信。
互送祝福、共唱生日歌、吹灭蜡烛后,开始了生命故事分享。因为长时间不与社会接触,卢奶奶对互动有些陌生,在众人的多次鼓励下和一次次掌声中,才缓缓开始了自己的回忆之旅。童年,在农村生活,有父母陪伴,有乡野撒欢,吃红薯、玉米的日子无忧无虑,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工作后,没能如愿分到自己喜欢的岗位,凭借努力与奉献精神,为自己赢得了很多机会,顺利地工作到退休。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暮年,一段段经历就像电影胶片,讲述着环境和角色、时间与空间给她带来的改变,每一个记忆都是独一无二的。分享中,她时而像孩童般嬉笑,时而又陷入深深的自责;时而感动得泣不成声,时而又露出满足的笑容。那些跌宕起伏的经历,在诉说中得以释怀。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孝为先社工服务中心)
生者看生:让生命更有意义
梁娟娟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已经失去了生的信念,被动等死;有的人虽然已经离世,但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主动生活,留下了有意义的、圆满的人生。安宁疗护的意义就在于,让进入临终期的人少痛苦、无遗憾、有意义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在养老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是刚需。以我所在的养老机构为例,平均每年有百余位老人离世,将老人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照顾好,让老人少痛苦、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旅程,这样才是完整的、全链条的老人照顾服务。
从前,院里的老人对安宁疗护服务十分排斥,忌讳谈论生死。我院的安宁疗护服务区在五楼,老人都拒绝来这里住,认为来这儿离死亡就不远了。后来,工作人员通过生命教育打开了僵局。在老人一入住老人院时,院内的社工就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引导老人正确地认识生命。
有的老人过往经历特别坎坷,但是在应对这些困难时有着自己的经验,社工就进行个别化的人生故事访谈,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中重拾信心,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有的老人特别需要从朋辈的经历中获取经验,社工就通过组织朋辈生命教育小组,让有需要的老人在小组中获取力量;院里也会聘请人生经历特别丰富、对死亡的看法特别豁达的老人担任“人生导师”,在老年大学的课堂里和老人分享对生死的看法、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生命教育的成效逐渐显现。每年有100位左右的老人在我院接受安宁疗护服务;20多位老人写下“生前预嘱”,对身后事进行简单安排;13位老人签订了志愿捐献遗体协议。
有两位签订志愿捐献遗体协议的老人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一位老人,在自己悄悄参观了人体博物馆后,慎重而坚定地提出并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她说,人体博物馆的震撼场面并没有刺激到她,反而坚定了她捐献遗体的信念。另一位老人则说,自己九十多岁的衰老器官可能对别人没有多大用处,但是依然希望在自己离去后,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生做解剖学习之用。
(作者单位:广州市老人院)
高珊
我在农村做社会服务已经有些年头了,刚驻村时我就发现,有的老人由于衰老,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有的感觉自己年纪大了,没有用了,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有的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后,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有的整日独自在家,百无聊赖……
人的生命包括身、心、社、灵四个维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光要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关注其社会关系、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从全人服务的视角让农村老年人体会到生命的质量和意义。
我曾服务过一位周阿姨,她68岁,女儿因癌症离世,老人接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闭门不出,身体每况愈下。见到她时,老人脸色苍白,神情悲痛。我的工作策略是拓展支持网络,让老人获得情感支持,引导周阿姨逐步融入社会。我协调村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每天为周阿姨送饭、陪她聊天,还邀请她到村里的邻里关爱互助点参加怀旧小组、养老议事小组。
一段时间后,周阿姨的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再后来,周阿姨主动加入了“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和老伙伴们一起参加志愿服务帮助别人。现在的周阿姨,已经走出了痛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严秀灵
2020年5月,为了总结宁养关爱项目的个案服务经验,我走进了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在三个多月的故事集撰写过程中,我常常被感动:感动于临终关怀患者超越难以想象的痛苦,认真对待生命剩下的每一天,感动于患者家属24小时用心守护,感动于医务社工时刻倾听、温暖陪伴……在近两年的服务里,我们的项目同工送走了110多位临终患者,其中不乏许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
那一年,阿光(化名)26岁,正要迎接自己的小公主降临,可还没来得及体验初为人父的喜悦,阿光就被一纸鼻咽癌诊断书推入“深渊”。为了妻子、女儿和父母,他与鼻咽癌顽强抗战了四年。一次又一次陷入绝望的阿光,一度被疼痛折磨到要自杀,他拿起剪刀,闭上眼睛,准备刺向喉咙的一刹那,手机铃声响起,女儿的屏保照片亮了起来,看着可爱的女儿,他又割舍不下……
社工进行了危机介入,从阿光对女儿的不舍入手,输入希望,陪他面对那些不忍向家人提及的痛苦与绝望,帮助他减轻对家庭的内疚、对死亡的恐惧。在社工的帮助下,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社工向他宣传“四道人生”,引导他在意识清醒时跟家人“道爱、道谢、道歉、道别”。阿光接受了建议,尽力在最后为家人做些事情。他给妻子和女儿写信,一年一封,把以后没机会表达的爱,全部写进信里。两个月后,30岁的阿光离开了。因为临终前的“四道人生”,这位“90后”爸爸最后给家人留下的是坚强的形象与温暖的告别。
小玉(化名)是一位32岁的肠癌末期患者,身为护士的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状况,她并不惧怕死亡,也做好了准备。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儿子,他们一个五岁,一个才两岁。多想陪着他们长大啊!小玉把心中的牵挂与不舍倾诉给同样身为人母的社工。社工的理解,手心传来的温暖,似乎让痛苦减轻了。
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社工问小玉:“你还有什么遗憾吗?”她说:“大概是见不到我的父母吧。”原来她的父母远在千里之外,过来就无法照顾家里的老奶奶,她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想让父母为难。
社工不愿她的人生留有遗憾,在征得小玉同意之后,把她未了的心愿、她的顾虑与挣扎转达给她家人。经过社工的劝导和协调,小玉弥留之际终于见到了父母。听闻小玉走的时候,整个病房都是亲友送的鲜花,她是伴随着满室馨香离世的。
大丰(化名)38岁,因不慎从牵引车上跌落,导致脑损伤,变成“植物人”。他上有老下有小,出事前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没有社保,家庭也没买保险,甚至没跟雇主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一时间仿佛天塌下来了,家里没了经济收入,欠债十几万。大女儿天天以泪洗面,小儿子一夜间长大。孩子们想从贵州老家来看父亲,可来回交通费就要2000多元……
社工为大丰妻子提供情绪支持,减轻其精神压力,还发起筹款。在除夕前一天,孩子们终于实现了与父亲团圆的“心愿”。3月,与子女团圆后的大丰永远地留在了春天里。社工对他的妻子进行了哀伤辅导,并引导她如何告诉孩子父亲的死亡,以减轻对两个孩子的伤害……
回顾这些故事,不免让人唏嘘。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如果生命注定中途退场,作为社工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民众对“死亡”是避讳的,“避而不谈”却让大家在死亡面前更加恐惧,无法好好道别,甚至留下诸多遗憾。社工将生命教育与临终关怀宣传带进社区和学校,倡导“优活”“优逝”,引导民众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提高生命质量。因为只有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在万一遭遇不幸时,才能更坦然地面对。对于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临终患者来说,他们的心理情绪问题往往比长者要更复杂。社工要评估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时疏导情绪,让他们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面对临终者,家属是极其脆弱的,需要社工提供沟通技巧、情感支持和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如此一来,就算生命注定中途退场,至少也能平静谢幕。
(作者单位: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工作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