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少年抑郁越来越多,到底哪里出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21-5-10 21:55
标题: 少年抑郁越来越多,到底哪里出错了?

(, 下载次数: 55)

这个家,当然会欢迎一个成功的你,但也会为一个失败的你兜底。


(, 下载次数: 65)


《小别离》和《小欢喜》,再加上刚刚剧终的《小舍得》,成了直击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三部曲。也被网友戏称为中国父母的“驯娃图鉴”合集。在每一集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爸妈的影子。

这些“影子”中,有强迫、控制、威胁,也有无力、挣扎、干着急。

最主要的,是这些影子中弥漫着父母们那些难以平复的焦虑。

曾奇峰老师说,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

(, 下载次数: 57)

这里“糟糕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说,大体上都是: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那么他们将一事无成→那么他们在未来就会成为辛苦而又不快乐的人→那么自己的这一生也基本就失败了。

在这样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源头之下,家庭冲突难以避免,一些孩子会变得无力而又不抱希望,开始一步步放弃。

于是虑的父母+抑郁的孩子,成为当前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种家庭模式。

(, 下载次数: 56)


这一模式,在“小”系列的每一部中都有体现。那些充斥在家庭中的紧张感、窒息感,让屏幕外的我们都感觉噎住了一口气。

这个模式的冲突,有夫妻之间的斗争,也有亲子之间的角力。其中,亲子之间的冲突相对集中在这三个主题上:

①学习是不是孩子最重要的、唯一要做好的事?

《小别离》中,朵朵妈发现了女儿扔在垃圾桶里的小说稿。原以为女儿在认真学习,没想到她却在做这种“耽误学习”的事儿,她那积压着的焦虑一下就被抖动了。于是对着朵朵就是一顿怒吼,没想到,朵朵直接撕了妈妈手中的小说稿,哭喊着回怼妈妈,

“你关心的除了成绩还有什么?”

②孩子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就是对的?

《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宋倩,为了孩子高考成功,焦虑到完全牺牲自我。她想让女儿考清华,但喜爱天文的英子一心只想上南大。为此英子做了许多的挣扎,当她发现什么都不能改变妈妈时,她实在压抑到了极点,想要跳海轻生,对着妈妈怒吼,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③是不是父母只喜欢优秀的孩子?

《小舍得》中,南俪为了提高女儿欢欢的成绩,想尽了一切办法,可同时也把女儿逼向了绝境。后来,承受不住压力的欢欢,又误将初潮当作感染病毒,于是留下遗书离家出走。当南俪找到她时,俩人在大雨中撕心裂肺地对峙了一场,欢欢说:

“我就是个普通的小孩儿,可你就不喜欢一个普通的女儿,你喜欢一个学习好的女儿。”

我们局外人似乎都看得很明白,这样的家庭氛围太让人窒息,所以剧中的这些孩子似乎都带着抑郁情绪。

但问题是,现实中的我们,为什么依旧势不可挡地在成为这样焦虑的父母?为什么依旧势不可挡地在养出抑郁的孩子?

(, 下载次数: 55)


带孩子来做心理咨询的父母,常常会跟咨询师表达这样一些疑问:

·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是我做错了吗?
·孩子是不是就是矫情或者是叛逆?
·现在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甚至没有答案。又或者,得到了答案、了解到了问题的真相,父母们的焦虑和恐惧也并不会减轻。

父母们的焦虑源头常常有这样几个:

①超我焦虑

自我牺牲型的父母很多,可遗憾的是,他们往往都会是不被孩子尊重、看到、认可的父母,就像《 小舍得》中被骂惨了的田雨岚,为了儿子什么都可以做,却也还是被儿子憎恨。

这些父母总是因为无法达到自己内心的标准而产生焦虑。

于是他们总要强制自己不断地为孩子牺牲奉献,以缓解超我打压之下产生的内疚感。

(, 下载次数: 1334)
长按扫码,评估你当前的焦虑情况?

②分离焦虑

那些总是在挑剔孩子的不足和错误的父母,可能恰恰是分离焦虑最严重的父母。

武志红老师说,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她们其实是置换了焦虑的内容。

一方面,父母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这样的挑剔之下,孩子们就几乎丧失了独立的能力,也就避免了分离。

③“孩子不如我”的焦虑

这一代的父母,常常感觉孩子将来可能过不上自己现在的这份生活。《小舍得》中夏君山和南俪夫妇便是有这样的担忧。于是大家会更催促孩子努力学习。

可问题是,我们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我们的这份操心,在孩子收到的信息中,依然是那个“我不如父母”的真相。

这种种的焦虑背后,暴露出的本质是:我们是在持续不断寻找控制感的、未完全成长起来的父母,所以我们焦虑。

(, 下载次数: 51)


(, 下载次数: 54)


这些环环相扣的焦虑之下,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带着抑郁情绪的孩子。

这些来到咨询室的孩子们,他们却很少疑问,因为他们对答案不感兴趣,甚至对一切不感兴趣,他们常常说的是:

“是我不够好。”
“要是爸妈没有我这样的孩子,他们肯定会过得比现在好。”
“现在这些不痛快都是我造成的。”
“我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了。”
“你们别费力气帮助我了。”

他们更想一直被这样的无力感包围着,因为这样他们起码是安全的。

其实,他们的抑郁背后是:

①不断地向内攻击

只向内攻击,是因为孩子们的向外攻击都是父母们不喜欢的。

比如当他们说,“我恨你”“你这样做让我生气”“我再也不想要你们这样的爸妈了”时,父母们听了之后都会很愤怒,然后就会更严厉地斥责他们,让他们承受内疚。

而孩子是不会停止爱父母的,只会不再爱自己。极端的方式,便是自残、自伤。

这是他们给自己的自我惩罚。

[attach]58085[/attach]
长按扫码,评估你当下的情绪状态是否存在问题

②跟父母的边界不清楚

当孩子认同了父母的焦虑、认同了父母的评价时,父母的焦虑就成功地传导给了孩子。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只有孩子长大后在心理上把父母抛弃得越彻底,才会越健康。

而恰恰相反的是,带着抑郁情绪的孩子,与父母的边界不清,关系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们不会抛弃父母,他们用抛弃自己的方式来与父母断绝。

(, 下载次数: 64)


(, 下载次数: 55)


看起来,父母不焦虑了,似乎孩子就不抑郁了。

但我认为,不是不要焦虑,而是要尝试改变焦虑方向:

①比起在孩子五六岁时焦虑他们是否能背几百个单词,我们更该焦虑的是,当他们十几二十岁时,是否还依然对获取新知抱着极大的兴趣;

②与其焦虑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与其被过度内卷到不知东南西北,不如和孩子一起捋一捋,距离实现梦想我们还差些什么。教会孩子去焦虑自己和梦想的差距,而不是去焦虑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 下载次数: 57)

③孩子在正常成长过程中注定会出现一些心理特征,比如一二年级的注意力不集中、三四年级的友谊问题、五六年级的身体发展、七八年级的异性好感等等,这些问题是必然要出现的,但不是我们要去焦虑的,因为它会随着成长而改变。我们要焦虑的,是他们有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相应的心理品质;

④父母自己焦虑,是不会让孩子产生内驱力的,这样传导出去的,只会是压力。只有当孩子自己开始为想要拥有什么而开始焦虑时,这种适度的焦虑才会真正成为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attach]58089[/attach]

《请回答1988》中,金正峰因为身体原因,复读六年都没能成功,可他的爸爸却说,“他能好好活下来就已经很好了,我都感激得不得了了,不要贪心。”

这个家,当然会欢迎一个成功的你,但也会为一个失败的你兜底。

我想,这才是父母和家存在的意义吧。


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作者:一叶舟。

往深处想,在浅处活——专注精神分析的教育与传播。



-END-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