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一个初三的男孩在四个月前,被老师批评了,就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
他将这种症状告诉了父母,却没得到他们的回应。
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男孩腿疼的情况已经到了无法走路的程度。
父母立马带他到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最后却在精神科被诊断为“分离障碍”,需要通过心理介入才能解决。
男孩的心理问题从何而来?
网友分析说:“因为压力太大了,加上父母的不重视,积郁成疾吧!”
是啊,孩子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父母最该关切和疏导。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一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当一个孩子有了心理问题,它就暴露出了父母教育的“失察”,如果不重视,时间久了以后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的产生。
尤其是这四种“心理疾病”,每一种都不容忽视:
01
患上“焦虑症”的孩子,最需要安全感
曾看到过明星吴镇宇的儿子费曼在社交平台上这样说:
“我的舞台恐惧症严重到我害怕自己一个人唱歌或在家人面前弹琴、唱歌,不然我会发抖。”
一个外表“活泼开朗”的孩子,却不止是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心理缺陷。
我害怕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开始弄人笑; 我只想让别人对我有一个好印象; 我有恐惧症,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
费曼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儿童焦虑症”,表面上看无忧无虑,实际上内心的恐慌和焦虑却让他备受煎熬。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
害怕父母不爱自己,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面对社会的冲击。
这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只要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充足和及时,孩子很快就会缓解这种焦虑。
但是有些父母给孩子的情感太薄弱,让孩子把“生理焦虑”转变为“病理焦虑”,长期受到情绪的困扰。
根据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研究报告指出:
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孩子受到情绪障碍的困扰,其中就包含“焦虑障碍”。
有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婴儿和学龄前儿童产生焦虑和恐惧,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说,孩子每天一到上学时间,就浑身发抖,手心冒汗,有时候还喊肚子痛。
刚开始以为是装的,去检查了之后才发现孩子患了焦虑症。
原来,之前妈妈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每天早上趁他不注意就偷偷地溜走,孩子会找上大半天。
后来,孩子从起床就开始哭,妈妈无奈之下就会说“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
孩子害怕妈妈生气,强迫自己适应离开妈妈的生活,但是内心依然恐惧。
有研究调查显示,父母常常对6岁前的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这样的话让孩子缺失安全感,会慢慢养成消极的负面人格,害怕与陌生人相处。
爱的浓度,是支撑孩子安全感的厚度。
对孩子来说,只有能让他确保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父母要常让孩子感受到被倾听和爱,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02
有“抑郁倾向”的孩子,最需要被看见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妈妈求助。
这位妈妈发现孩子最近不太正常,经常一个人发呆,吃饭要叫好几次才会答应。
妈妈想和孩子沟通,孩子都会非常抗拒。
妈妈放心不下孩子,就偷偷潜入孩子的房间,却在房间的角落里发现一张被捏得变形的纸条,上面写着“我想死”。
后来,女孩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症”。
女孩的案例意味着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不断折磨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曾有数据显示,在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的孩子。
追溯到根源,家庭教育就是“罪魁祸首”。
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一个词叫“有毒父母”:指的是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子女的生活,让孩子遭受的痛苦随着成长不断增加。
对孩子来说,他痛苦的本身来自于外界的压力。
父母的不断打压和控制,才让孩子不愿与人沟通,遇事消极对待,严重到会有自残的倾向。
前段时间,一个14岁女孩写的遗书,惹人心疼。
她说:
你们爱的不是我,而是成绩排名前二十的我;
你们心目中美好又优秀的女儿,都是我玩命扛下来的;
在人前彬彬有礼地对待我,人后承受了你们最肮脏的辱骂…
女孩的言语都在控诉父母“不尊重我”,所以内心才会积怨着太多的痛苦。
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是削弱孩子原本具有的压力对应机制的导火索。
被过多要求的孩子,内心始终有一种“我不重要”、“我不被爱”的错觉。
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必定一片“阴郁”。
孩子内心最深层次的渴望是被看见、被欣赏,他是孩子未来的一切光源。
03
“低欲望”的孩子,最需要价值感
我感觉自己活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时不时感觉到恐惧,感觉我从来没为自己活过。 感觉什么都学不进去,一直在自暴自弃,认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觉得我无能……
徐凯文教授说:这是因为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而患的“空心病”。
这些孩子没有价值感,欲望也越来越低。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Viktor E.Frankl曾说:大多数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是因为一直处于真空的状态,本意上是缺乏“存在感”。
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把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子,它是一种被认可和需要的感觉,它是由身边最亲密的人决定自己存在的意义。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女儿发给我这样一段话,负面情绪比较严重,我该怎么办。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学不进去吗?因为心里一直憋着不好的情绪,现在一直在破罐破摔和自我拯救之间挣扎。 你们总是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考试一次砸了,就被你们说得我真的很笨。 我明明不想去寄宿学校,就想和以前的同学待在一起学习有什么错吗?为什么连交朋友你也要阻止。 我常常觉得自己很无能,有时候嘲笑自己:你这种人不配热爱学习、不配有朋友,你就该每天沉迷于网络……
没有价值感就没有了欲望,总是被“禁锢”思想的孩子,永远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作家罗洛梅说:
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存在感越强,个人价值感就越强。
让孩子找到存在感的关键词是“被允许”、“被欣赏”、“被肯定”。
允许孩子做他喜欢的事,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肯定和肯定让他有认同感。
只有孩子享受过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果,人生才有意义。
04
“反社会人格”的孩子,最容易“情绪失控”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一个男孩因为和幼童闹了矛盾,就满口脏话地辱骂幼童,还一直说要打他。
后来,一名女子试图阻止他的“暴戾”行为,他却十分狂躁,一脚把幼童踹翻。
后来被旁人质问后,还揪着那人的衣领大声骂道:你看你的狗样,我是你爹。
面对戾气这么重的孩子,旁边的人都胆战心惊。
心理学上有一种“反社会型人格”:指的是具有高度的攻击性,缺乏愧疚感,即使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也不会有负罪感。
我们发现,如今孩子动不动就打父母、一言不合就拳打脚踢,各种辱骂不绝于耳。
据数据统计,全世界有4%的人是反社会型人格。
并且通常在童年或青少年期会出现品行问题,最严重的时候是出现暴力倾向、情绪崩溃,甚至是犯罪。
一个孩子的“反社会型人格”归根结底和这两种教育有关。
1)父母的溺爱,是毁掉孩子的“凶手”
高材生郭文思因为杀人罪被判死刑。
在他扭曲的价值观下,有人发现他的父母曾经对他宠爱有加。
他的父母从小就非常溺爱他,不让他做任何的事情。
为了培养儿子上211,纵容他的每一次犯错。
在他触犯了法律之后,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帮他包庇,先后买通各种关系为他获得九次减刑。
而郭文思一点悔意也没有,每一次犯事都在说“犯了错,有父母”,反而一点责任感都没有。
溺爱是摧毁孩子的一把刀。
2)父母“投射”的结果
心理学上有一个“投射”效应,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父母,有问题的父母,也会将言行投射到孩子身上。
孩子身上的80%坏行为都来自父母。
尤其是脾气暴躁、动辄打骂的父母,很有可能就会教育出“情绪暴躁”的孩子。
有研究表明,“反社会型人格”的孩子,极有可能在婴儿时期被忽视所留下来的“疤痕”。
也就意味着,从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就要用温和坚定的教育,给孩子传递平和的情绪,以建立善良的人格。
注重孩子的心灵培养,才能正确树立孩子的人生准则。
05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什么样的?
遇到困难,不会哭闹,而是能直面挫折; 对他人友善,平等而不讨好,尊敬而不自卑; 有能力管理自我,做到不卑不亢。
关爱不缺席,让孩子在爱的浓度中感受到安全感; 尊重不要少,让孩子时刻觉得“我是自由而愉快的”,让他拥有满足感; 欣赏和肯定不迟到,让孩子随时都找到价值感。
温柔有爱的言行中透露出耐心和温柔,让孩子学会与世界和睦相处。
父母把握教育的智慧,才能给孩子铸造健康的心灵。
-END-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