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好关系胜过好教育!父母一定要知道亲子沟通的7个密码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22-6-22 16:38
标题: 好关系胜过好教育!父母一定要知道亲子沟通的7个密码



教育不是给孩子挫败感,而是为孩子寻找优点和进步,以此激励孩子。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我们要逐渐从“给予型”的家长,转变为“赋能型”的家长。
——萨姐


作者:暖心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俗话说:“一两的关系胜过一吨的教育”。

亲子关系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道“命题”,它的好坏决定了父母在教育中的力量。

而决定亲子关系好坏的关键词就是“沟通”。

它的真谛不是说服、不是言语控制,而是语言与孩子建立心与心的连接,用情商化解亲子冲突,让亲子关系做到“无距离”相处。

有心理学家提出过亲子沟通的7个密码,教父母消除与孩子形成的“沟而不通”的局面。

学会了,就能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01

让孩子感受父母的“无力感”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 下载次数: 59)

我批评孩子钢琴作业没练好,孩子怼回来一句“有本事你来啊”,我来不了,咋回她?

其中有一位父亲说:

我也遇到过这种问题,我就会回“我就是不会,来不了,你教教我呗。”

孩子听完话里面乖乖做好,微笑着保持自己的骄傲。

教育,并不是靠势力去压倒孩子,适当的让孩子彰显自己的能力,它会让教育变得更有“味道”。

格林先生在《放下自我,敢于装傻》中说: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彰显自己的聪明才华。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权威,但也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感”。

比如:
“我身体不好,工作压力大,你能不能帮帮妈妈?”
“妈妈不会这个,你可以教一教我吗?”…

父母的这种“求助”并不丢人,而是利用自己“软”的一面直击孩子内心,让他懂得体谅和照顾父母。

与父母的强势相比,有时候“以柔克刚”的方式更能进入孩子的内心。

02

父母要学会“忽视问题”

有一位朋友,最近在亲子阅读上遇到了障碍。

她说:

陪孩子读书,担心有些书她读不懂看不透,就会在旁边与她沟通,给她解释。没想到孩子因此不耐烦,连书也不想看了。

其实,这就是父母常做的事。

担心孩子出错,时不时地为孩子纠正错误。

但是,孩子的成长本来就需要“试误”吸取生活中的教训和经验。

父母的纠正会让孩子觉得“我犯了错误,我很失败”,挫败感的滋生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在《亲子沟通密码》一书中提到:父母要尝试着“忽视问题”。

父母不要盯着孩子的错误,要把“过失”看成是和“成就”同等重要的教育。

“用目标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是沟通中该保持的原则。

在“洋葱提问法”这样提到过:当孩子犯错或者有困难时,先问他五个问题。

你这样做,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还有吗?

那你想这样,又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标?

这又是为了什么?

你觉得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养孩子并不是去改变他们的错误,而是在错误中打开孩子的思维,鼓励孩子自我发展。

让孩子自己想改变,教育才有意义。

03

善于“读心”,洞察孩子的需求

看了一段来自15岁男孩的采访。

他问道:

“为什么我会怀疑父母是不是真的爱我,为什么我想逃离,为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 下载次数: 63)


男孩从小到大的人生都在被父母安排:
不想学钢琴,被逼着学;
每天都被拿来比来比去;
父母要求他一定要考上名校…

为了反抗父母,曾经试图离家出走15次。

他说:“我屏蔽他们的朋友圈,删掉他们的qq,就是因为想逃离,想要自由。”

在很多父母看来,这个男孩是非常地叛逆。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有父母的“祸根”。

只有安排,没有交流的家庭模式最伤人,因为从未给过孩子满足感。

孩子最需要的是有“心”,能够读懂自己的家长,因此教育中父母要学会“读心”。

把行为层面上的沟通换成心灵上的交流,洞察孩子的需要,才能让孩子“接纳”我们。

在《陪伴式成长》里讲到:

父母应该做“船长型家长”,对孩子充满关爱、态度明确;关键时刻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孩子自信冷静地负责。

我们要随时允许孩子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找到孩子想要的,并把他的需求值放到最大,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读懂孩子的内心,才能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意和用心。

04

连接情感,要“看到”孩子的情绪

养孩子最怕孩子闹情绪。

一旦孩子发脾气,就想暴躁的阻止。

孩子一有情绪,首先臭骂一顿,再让孩子反省;哭闹不止时,劈头盖脸的教训一顿…

为什么我们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此急躁?

因为很多父母都不懂得“照顾孩子”,总以为“小孩子脾气大一点,收拾一顿就老实了”。

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里说:

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照顾好孩子的感受,父母的道理才会有意义。

胡可的儿子小鱼儿有一次要求妈妈给他组装“机器人”,被拒绝后就闹起了情绪。

当时胡可说:

我知道你很想玩变身玩具,也知道你很想带回家,但是这些都是不可以的,规则不允许。

胡可用了“我知道”几个字,就代表着理解和接纳。

认同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信任父母,此时父母的说教就变得有意义了。

“先同理情绪,再讨论问题”是缓解情绪的良方。

当孩子知道你很在乎他的感受时,他就会“信服”你。

05

善用“同频共振”原理,让孩子自我接纳

一位妈妈说:

女儿现在上高一,上课跟不上进度,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不想活下去。

现在她对女儿束手无策。

养孩子总会有无数个崩溃的瞬间。

面对越来越脆弱的孩子,父母最大的“盾牌”就是好心态。

儿童心理专家田宏杰说:
与沮丧一起被压抑的还有无能感和力量感,我们只有帮孩子跨越挫折,他才会获得力量。
力量的最佳来源是感同身受,尤其是与孩子“同频共振”会轻松地把好心态传递给孩子。

两个人在同一个频道上,父母把自身“化危为机”的经历传递给孩子,会给孩子注入最大的能量。

吴尊的女儿三岁学习芭蕾舞,在第一次比赛就失败了。

当时女儿告诉他自己很想赢,但是在比赛的时候还是输了,所以出现了精神崩溃。

(, 下载次数: 53)

于是吴尊就和女儿分享了他年少时代表文莱和中国打比赛,最终以26比128失败的惨痛经历。

用同样的经历去引导孩子,是给孩子最好的“反挫力”。

父母把“接纳自己”的方式感染给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接纳和面对。

06

减少负面评价,学会“观察”孩子

在教育纪录片《生命·成长》中有一位心理学教授这样说:

想找到爱孩子的正确方式,第一步就要学会观察你的孩子。

“观察”即是了解孩子,我们的重心是:

比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很多父母要改变一件事,而不是处理一种情绪。

父母都会给孩子贴上“笨、猪脑子”的标签,这是情绪处理法,会让孩子自卑。

如果父母关注的是“没考好的原因”,就是结果的处理法,它会帮孩子找到方法。

心理学上有一个“歌德自然观察法”:

当我们不带任何评判观察植物的姿态、颜色和形态,会深刻体会到它的自然。

而在教育中,父母如果不带任何的负面评价,就会看清孩子的内在本质。

孩子其实是既聪明又敏感的,他知道父母想要的是什么。

那么父母也该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要创造“观察”孩子的机会,用眼睛和耳朵来替代嘴。

不批判:在孩子与我们的设想有出入时“提醒却不插入”,用眼睛看到孩子“想怎么做”。

倾听孩子的反馈,找到解读孩子心灵的密码,从而找到支持、帮助、引导孩子的依据。

07

善用肯定的言辞给孩子“价值”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谈到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压力大而出现精神崩溃。

男孩说:“我就是个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

为什么孩子的挫败感这么深?

因为孩子没有了“价值感”,便把生活变成了负能量。

李玫瑾教授提出观点:

我们应该学会一种大度的教育,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失败了,已经很沮丧了,我们就不应该再打击孩子的自尊,应该要勇于找到孩子其他的闪光点,去肯定他,鼓励他。

父母最该做的教育是为孩子“创造价值”。

我们要给孩子一种“你本来就很好”的信念,他才会遇见困难不会出现胆怯。

在电影《奇迹男孩》中,奥吉因为被霸凌而打了人,校长对他说:
虽然殴打同学的行为不能通融,但是,我知道友谊是值得捍卫的;
请你继续努力,保持你良善的品质,向你致敬。

(, 下载次数: 59)

校长从奥吉的闪光点中找到他的正面价值和意义,就是一种价值的肯定。

教育不是给孩子挫败感,而是为孩子寻找优点和进步,以此激励孩子。

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我们要逐渐从“给予型”的家长,转变为“赋能型”的家长。

赞赏和鼓励会成为孩子最大的“帮手”。

08

《亲子沟通密码》一书中有一句话:

你要相信,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其实是你人生的一道光芒。

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彰显内在的荣光。

父母与孩子的“言心合一”是哺育健康关系的核心,它才能谱写孩子的未来。

父母摘掉有色眼镜,改善固有的刻板印象,对孩子“软”着来;

不做孩子成长的“钉子户”,学会用带光的眼睛看孩子;

把“心”放大一点,把“距离”缩小一点,为孩子提供心理营养;

把语言的艺术用在孩子的成长上,给予孩子希望和力量;

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的人,惊艳所有人。

-END-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萨提亚育儿」,搜索「satiryuer」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