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展会公益大咖说
本届中国慈展会聚焦“开创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举办了1场主题研讨会,围绕科技向善、慈善教育、慈善信托、数字公益等领域,开展了25场分议题研讨会和社群圆桌派,以及1场总结凝练研讨成果的闭门会议,深入探讨慈善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路径模式和有效策略,进一步激发慈善行业创新变革的内生动力,实现慈善行业的韧性生长和持续发展。
我们将整理各位嘉宾的演讲干货,在“慈展会公益大咖说”与大家共享。
在第十届中国慈展会主题研讨会上,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进行了主旨演讲。
她以“商业向善 跨界共益——共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为题,呼吁企业向善而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创共益。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慈善界同仁、来宾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参加慈展会,也非常高兴再次来到美丽的深圳。深圳是“创新之城”,也是“慈善之城”,被誉为最具爱心和最慷慨的城市。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共论公益慈善的力量,共话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共议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丞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急切呼唤的重大命题,商业向善和企业社会价值创新日益进入主流视野,越来越多企业以科技创新的力量,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在新的时代命题下,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和思考,商业机构如何向善而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商业向善,铸就新时代新商业文明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好企业,除了经济维度,还需要有一个社会维度。社会维度是有关企业存亡的重要维度。”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企业追求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资本市场对于优质企业的评价标准也越来越完善,从CSR(企业社会责任)到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都说明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可以和谐共生。
如果我们去考察商业的本质,就应该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商业本身就应该向善。商业向善,并非传统的企业做公益,指的是企业具有利他精神,借助商业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并通过创造社会价值从而实现经济价值。也就是,找准公益与商业的交叉部分,秉持“因义而利”的经商理念,树立共益价值观,以商业模式反哺公益,以公益价值团结社会各方力量,实现多方共赢。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企业在其中的作用愈加重要,这也为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当商业向善大潮已来,打造企业增长与商业向善共生的模式已成为企业新的思考命题。而企业在追求商业向善的过程中,除了要自己向善,还要积极思考如何将员工、用户和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动员起来。从企业公益走向社会共益,这是商业向善的题中之义。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主业上下功夫,让社会创新和公益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把向善的力量融合进企业产品和服务当中去。当企业找到核心能力和社会痛点的结合点,并由此发力,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可以真正具有竞争优势。如何寻找这样的结合点?我们可以从联合国可持续性发展目标(SDGs)、 ESG方面来进行思考。
聚焦可持续发展,构建商业向善价值新生态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早在1997年,联合国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主要涵盖社会包容、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三方面内容。
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全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提供了共同的话语体系,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以及投资者可以通过这种共识的观念和话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合作。
2015年9月,联合国召集全球193个国家元首共同签署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宣布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消除贫困、消除饥饿、确保优质教育、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福祉等,呼吁所有人共同行动,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这些目标,实现每个人的繁荣。这17个目标反映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其中许多问题都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如果我们每一个经济活动、每一笔投资,从开始决策的时候就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就可以大大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在此之前,联合国于2004年提出ESG的概念框架,强调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维度组织负责任的投资行为。ESG不仅是一种评估标准,也是一种投资理念,更是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一种指标。ESG标准的建立和强制披露,正在促使上市公司将“商业向善”融入企业发展,因此,ESG承接了社会实现SDGs进程中对商业企业寄托的期望。近年来,我国对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逐渐严格,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我国近5成上市公司披露了ESG相关报告,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意愿和披露水平逐步提升,主动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
可以看出,SDGs 为商业向善指出了目标,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而ESG 则给出了商业向善的方法和流程,是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市场机制。
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企业将公司发展与SDGs、ESG进行了对标,并且把相应的重要的议题和公司的主营业务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对环境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投资者负责,通过这样负责任的整体运营,达到整个业务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从而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发挥出商业向善的最大效能。
面对可持续发展事业,很多企业以创新思维探索可复制的方案,通过模式创新来创造长期价值,积极投身于科技、文化、教育、艺术、碳中和、循环发展、生物多样性、医疗、助老等公益事业,开创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新格局。比如,通过技术创新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机制创新来推动企业与政府、社会组织合作共创。创新是驱动力,为社会价值生态系统源源不断地提供势能;创新也是凝聚力,创新的灵感火花,往往迸发在那些“共创共益”的时刻。
以跨界之势,探寻乡村振兴无限可能
跨界共益,也是东润公益基金会的工作理念之一。东润公益基金会作为一家社会组织,始终以公益精神和助力国家科学人才培育为己任,持续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教育事业。我们如何在社会中起到最大化作用?对社会价值的关注,对乡村教育的关心,对可持续发展的执着,以科技与文化助力社会的使命,始终被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我们长期协同联动社会各界,设立“教育、艺术与科学委员会”,链接学校、老师、企业、志愿者等,系统化提升项目,放大行善效果,共同推进乡村教育生态重构,支持青年返乡创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东润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初,我们就发力探索教育公益可持续发展,以“让少年保有梦想,让家庭充满希望,让社会享有公平”为宗旨,深耕教育领域,广泛开展扶助困境学生的公益活动。
社会进步,归根结底靠教育。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是我国教育系统长期面临的棘手问题。发展乡村教育,必须走可持续道路。乡村具有多样性,乡村教育也应该呈多元化发展。要构建多类型的乡村教育模式,乡土文化体系不可或缺,这里的乡土文化体系,包括农耕文明时代沉淀下的知识、智慧与乡土精神。对于广大乡村青少年而言,接受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将个体的生命沉浸到独特的乡土文化中,感受文化韵律,揭示教育的生命力量。我们的路径是围绕乡村教育,将各方社会力量连接起来,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助力构建更具普惠性的教育生态。我们发起“东润启航”、“东润益师”、“东润美育”、“东润体育”等一系列公益项目,通过搭建多维度、立体化的教育帮扶系统,增强乡村青少年综合素养发展和可持续能力建设,助力教育公平化、个性化、智慧化发展。目前,东润公益项目已覆盖全国255个县,其中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已实现全覆盖,影响惠及全国百万余名乡村儿童青少年,帮扶支持10万余名乡村教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富有生机的力量,在返乡创业、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东润公益支持和指导返乡创业青年利用新媒体平台记录乡村真实生活,展示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通过网络直播和电商等方式,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将家乡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让互联网流量为地方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们鼓励大学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踏踏实实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持续加强学习,培养电商意识、数字化意识,以实干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发挥作用。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商业向善是面对时代考题的一份答卷,也是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一个机遇。未来,期待商业与公益的融合发展更加广泛全面,从而更加有力的推动环境、经济、人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各位同仁。谢谢!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END
来源/东润公益基金会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