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沈家宏:观心理短片《巨婴》有感,深度剖析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23-12-9 12:38
标题: 沈家宏:观心理短片《巨婴》有感,深度剖析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 下载次数: 43)

作者、编辑:剑青 审核:沈家宏 图源:pexels



近年来,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事件中都涉及一个关键词——“巨婴”


这些事件包括“48岁海归啃老”被母告、“孙某高铁罢座”事件、公交车坠江事件等。每一件事件单拎出来都令人震惊。


“巨婴”本意是指体型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巨婴”这个词最早由我国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提出,引发了现象级的热议,尽管许多人反对,但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01

钻回妈妈肚子里的巨婴


近期,小编观看了一部名为《巨婴》的短片,观后令我深思。


短片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片中,一名年届三十的男性依然生活不能自理,依赖其母为他穿衣剃须。


(, 下载次数: 40)


他日复一日地沉浸在游戏中,对其他事物毫无兴趣。


尽管其父对此情况并不满意,但他选择放任不管。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家三口的平静生活,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父亲离世了。


没有经济来源的母亲被迫变卖家具以维持生计。


此时,儿子看到广告上的VR设备,便习惯性地向母亲提出购买要求,但遭到了母亲的拒绝。


在过去,只要他看上的玩具,母亲会立即为他订购,而父亲会支付费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玩具越来越多,几乎填满了整个房间。


(, 下载次数: 32)


然而,在这个时刻,母亲却选择了拒绝,因为那时正是家徒四壁,囊无一文了,这使得儿子变得异常暴躁。


他走到母亲身边,打开她的衣兜,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母亲无奈拿出仅剩的四枚硬币,但儿子愤怒地将它们打翻在地。


面对情绪激动的儿子,母亲开始唱起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儿歌。


然而,儿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暴躁。


母亲感到于心不忍,犹豫了一下,然后从背后伸出手来,递给了儿子自己的肾脏。


儿子一看到肾脏就非常高兴,拿起它就离开了,而母亲则虚弱地倒在沙发上。


儿子购买了他梦寐以求的眼镜后,便开始把玩起来,直到感到饥饿才想起母亲。


(, 下载次数: 46)


然而,母亲却倒在了地上。


儿子愤怒地来到厨房寻找食物,却一无所获。


饥饿难耐的他重新钻回母亲的身体,成为年龄最大的巨婴。


(, 下载次数: 39)


似是噩梦的结束,又是噩梦的开始。


这部短片揭示了一个巨婴是如何养成的,再次引起人们对于如何养育孩子的思考。


很多时候,许多父母在意识上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想要将其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但是在行为上却做着相反的事情。


父母也不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巨婴”,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养成了。


不禁令我们思考“巨婴”究竟是怎么养成的呢?或许我们需要从更深层次去探究背后的原因。


从家庭动力的视角看,巨婴的产生可能有两个原因。


(, 下载次数: 29)



02

可能源于孩子化的父母


也许有人会有这种体验: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被父母照顾,而是反过来被要求去照顾自己的父母。


我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是一家三口,孩子以大人的口吻训斥父母,并强调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父母则对孩子的指导和批评言听计从。


还有些父母,当他们受到委屈后,他们会向孩子诉苦,甚至让孩子当法官来评判另一个父母的行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成人化现象”“成人化的小孩”。即孩子在言语和行为上表现出类似大人的特征。


这些孩子通常有一个孩子化的父母。这种孩子化的父母,可能是因为自身的行为表现带有退行的特点,会导致孩子被迫上升到父母的位置。


为什么这些父母会孩子化呢?


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原生家庭中,作为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功能不足或缺失,所以他们不得不承担起照顾自己父母的责任。


他们可能没有享受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可能要背负本应由父母承担的责任,甚至要调解父母的冲突或纠纷,成为父母的法官。


当他们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他们可能会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失去的童年。


他们可能会摇身一变,将自己退行成孩子,并将孩子推向父母的位置,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孩子身上体验做孩子的感受,找回他们在年幼时失去的童年时光。


当成人化的孩子在他们长大之后,他们如果对这个部分不能够觉察并处理好,他们也会让自己孩子化来找补童年的缺失,重复父母孩子化的那个部分。


这种现象在家庭治疗中被称为代际传递,在精神分析中也称为强迫性重复。


这意味着,当他们长大并结婚生子后,他们可能会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变成父母,从而重复这种模式。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俨然就变成了“巨婴”。


(, 下载次数: 47)



03

父母想要从孩子那里获得亲密关系


我们都知道,夫妻关系属于伴侣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彼此给予温暖、扶持、关爱和关心,从而共同感受婚姻的美好与快乐。


但是,在夫妻关系出现紧张和恶化的情况下,夫妻之间的情感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


当夫妻中的一方无法满足另一方的需求时,夫妻双方可能会寻求其他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丈夫通常会向家庭之外去寻找需要的满足,例如工作、娱乐和社交活动等方式,寻求婚姻关系未能满足的需求和满足感。


(, 下载次数: 34)


与此不同,妻子往往更倾向于在家庭内部寻求亲密关系的满足,通常会向孩子来要满足,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就充当了满足父母夫妻感情的工具。


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将逐渐独立并离开父母,进入同伴或外部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缺乏亲密关系的父母可能会面临再次缺乏亲密关系的局面。


当父母意识到孩子逐渐长大并可能离开他们时,他们可能会采取过度溺爱的方式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被溺爱的孩子会自我为中心,无视规则,总是依赖他人满足需求。


但是除了父母,他人不会无条件满足他的需要,会导致他感到困惑、委屈和愤怒,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


他可能破坏规则并拒绝承担责任,对有规则的场所感到不自在和受约束,最终离开这些场所。


最后,他只能撤回到溺爱他的父母身边。


因此,父母溺爱孩子的结果之一是把孩子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沈老师曾说:


“从本质上讲,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是通过牺牲规则和秩序,以讨好或贿赂的方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获得孩子的喜爱、认可和欣赏。”


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最大程度地从孩子那里获得亲密关系。


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便会成为“巨婴”。


(, 下载次数: 51)



04

此外,巨婴的产生

还可能出于母亲对孩子的“恨”


看到这个观点我相信许多父母会非常困惑,甚至许多母亲是不同意的。


当然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这句话是儿童心理治疗领域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他认为所有的正常的母亲都会恨她的婴儿。


为什么这么说呢?温尼科特写了十七条原因,我这里挑选几条分享:


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比如出生时皮肤褶皱、眼睛睁不开)。

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

婴儿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等人,一个不领取报酬的仆人,一个奴隶。

从一开始她就只好爱他、爱他的排泄物以及爱他所有的东西。

他总是设法伤害她,周期性地咬她。

...


我们常常赞颂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母亲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


然而,这种理想化的期待往往给许多母亲带来压力和焦虑。


许多母亲会认为,作为孩子的母亲,我应该牺牲自己的私人生活,无私地为孩子奉献,我要热爱孩子的一切,甚至包括他们的排泄物。


受到对好妈妈赞扬的影响,许多母亲不允许自己有怨恨的想法,或是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对孩子不利的情绪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会在潜意识中对孩子产生恨,潜意识中我越恨你,在现实中会越爱孩子,母亲可能会在潜意识中采取另一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报复。


例如,母亲过度溺爱孩子,阻碍他们的成长,以此达到报复的目的,当然这是在潜意识层面,也就是说母亲也没有觉察到这方面。


(, 下载次数: 46)



05

如何减少“巨婴”的产生?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的分析,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建议,来减少养成“巨婴”。


1.觉察自己。


父母需要尝试觉察到自己在童年的时候,为了满足父母想做孩子的愿望,自己也曾牺牲自己的童年时光,让自己成人化成为自己父母的父母。


也需要看到孩子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来成全自己,当父母看到了这样的家庭传承动力,这个动力就会被弱化。


然后尝试慢慢尝试把属于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承担起来,不让孩子替自己承担这个部分。


当父母能够切实履行他们应尽的责任时,孩子才有空间和机会去实现自我价值。


这样,父母可以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而孩子也可以发挥孩子的特质。


但是有孩子成人化的家庭,父母通常不一定认为是个问题,也可能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父母本身需要在孩子那里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又或者说父母很难觉察到这方面。


或许只有孩子因为成年化出现问题才会去愿意去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孩子出现人际交往,抑郁等问题。


这就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或者父母进行个人成长,才能更好地觉察到这个部分。


(, 下载次数: 64)


2.接纳对孩子的“恨”。


温尼科特曾明确指出,母亲对孩子产生嫉妒、厌烦、后悔等情绪是正常现象。


换言之,母亲有权利对孩子产生“恨”的感情。


然而,许多母亲难以表达这种情感,甚至对此感到内疚,因为这与我们所崇尚的社会价值观存在冲突,即“全能妈妈”“无私奉献”“母爱如天”等概念。


同时,温尼科特也敏锐地观察到了媒体语境下对“母亲”角色的过度神圣化。


他认为,我们往往容易将母亲的工作理想化,而忽视了任何工作都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厌烦。


为何唯独母亲这个角色应该例外呢?


当母亲在意识层面上无法表达和接纳对孩子的“恨”,这种情感可能会转而渗透到潜意识层面,从而对孩子产生过度溺爱。


因此,我们需要正视并接纳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情感,将其视为正常现象。


3.解决自己的亲密问题。


父母在感情上要自给自足,父母在他们的夫妻关系里没有获得满足的亲密关系,不到孩子那里去补偿。


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孩子的责任。


孩子不能替代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如果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问题确实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那么父母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例如寻求专业帮助或者进行家庭治疗等。


(, 下载次数: 59)


4、父母需要与原生家庭和孩子分化。


Bowen曾提出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的概念,其反映了一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区分他所体验到的理智过程和感受过程。


自我分化表现在一个人能够思考、计划和遵循自己的价值感或信念的程度上,尤其是在面对引发焦虑的问题时,不会自动地做出受到他人情绪暗示驱使的行为。


也就是说,一个人分化得越好对自己的成长就越好,父母与原生家庭和孩子分化得越好,父母越不容易和孩子共生,对孩子的成长就越好。


父母要想与原生家庭和孩子分化,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要分清哪些事是属于孩子的事,哪些事是属于父母的事;


第二个父母要做到父母的事情父母负责,孩子的事情孩子负责。


分化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感兴趣可以点击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活出自我的前提:与原生家庭分化


此外,要做好分化是不容易的,这对个人或者父母来说要求都比较高,也推荐大家报名沈家宏老师的沈家宏系统动力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班,也是非常好的一次成长机会。


(, 下载次数: 63)



写在最后


做好父母,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康的孩子本就是一件艰苦的修行和责任重大的事情。


在温尼科特的理论框架中,强调了母亲在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指出:在开始的时候,妈妈能够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婴儿越来越需要为自己做一些事情,所以妈妈需要面对自己不再被那么被需要的挫败感,而好妈妈就是,能够忍受婴儿抛弃自己的焦虑。


换而言之,一个妈妈越不怕孩子因为成长的力量抛弃自己,越是能够忍受孩子的距离(指内心距离),这个妈妈自己的人格就越健康,然后在她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心理,也同样会变得健康。


但是太多妈妈无法忍受孩子逐渐成长之后对她的不再需要,所以她们会制造很多的控制,让孩子不要成长得那么好,例如溺爱孩子。


因此,母亲需要做自我成长,母亲成长得越好,越能坦然面对这种分离,孩子相对应也会变得更健康。


母亲们也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允许,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抛开母亲的角色,母亲也是一个充满情绪化的人,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看见、需要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


除此之外,爸爸们也需要参与到孩子的养育之中,父亲的作用就是把孩子拉离妈妈,接受妈妈之外的影响,才让孩子更好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Irene Goldenberg, Mark Stanton, Herbert Goldenberg. 家庭治疗概论[M], 第九版, 王雨吟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213-214.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沈家宏心理」,搜索「shenjiahongweixin」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