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后,饮水、食品、住宿环境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做好临时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卫生保障,另外个人健康防护非常重要。
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房屋结构被破坏,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的情况,公众应尽快前往应急避难场所或临时安置点。做好安置点的卫生管理,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及时深埋动物尸体,注意保护水源。
不喝生水,尽量饮用瓶装水,经消毒后的水也应煮沸后饮用。饭菜充分煮熟再吃。准备食物、哺乳前、饭前、便后、护理病人前后、接触动物或动物尸体后、接触垃圾后、处理伤口前后等情况下,均需要洗手。洗手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并及时擦干。
食物储存要注意防蝇防鼠,并根据当地情况在居住地进行灭蝇灭鼠。床铺最好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人与鼠或媒介昆虫等接触的机会。破损伤口应清洁后尽快包扎。如果伤口出现红肿、体液渗出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并根据伤口情况由医护人员确定是否注射破伤风疫苗。
寒冷时节发生地震灾害,应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以及临时应急场所取暖设备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工作。使用取暖设备时注意安全,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和烫伤等意外事故。救援人员应穿着防寒工作服,避免衣物潮湿。避灾人员尽量穿舒适宽松多层衣物保暖。条件不允许时,尽量保证身体的核心区域如头部、颈部、胸部的保暖,并及时补充热饮。关注失温症状,出现皮肤苍白冰冷、口唇耳垂呈紫色、呼吸心跳减慢等低体温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