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化名),男,13岁,智力二级残疾,患有癫痫。其父亲去世,母亲因改嫁失去联系,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与76岁的奶奶一起生活。2021年年底,小艾膝盖摔伤,未及时就医,奶奶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导致小艾膝盖伤口越发严重,只能一直卧床在家。其间,小艾长了褥疮,肌肉严重萎缩,致肢体残疾,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社工在一次走访中发现了小艾的情况,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在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工将他列为重点个案进行综合介入。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社工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变其在所处的生活环境,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利用社会网络能力不足的个体。
本服务中,社工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者和统筹者角色作用,积极链接社工站、社会慈善、志愿者、社会组织、残联等资源,促进资源的协调联动,给予服务对象必要的帮助,增强其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协助其尽快渡过难关。
疾病康复的需求。服务对象长期卧床休养,腿部肌肉严重萎缩,导致康复难度较大;家庭经济条件差,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不能接受正规的医疗康复;照顾者年迈,且对康复知识知之甚少,家中康复训练存在困难。
改善生存环境的需求。服务对象生活无法自理,也无法表述需求,居家环境、安全等问题堪忧,面临照护和生存困境,需要社工紧急介入,联动多方部门解决居家安全隐患问题。
一是链接社会资源,提供日常生活物资,改善居家环境,协助服务对象进行居家康复训练,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二是向镇残联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咨询,了解评残相关政策,协助办理肢体残疾证。
三是陪伴服务对象及其家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照顾者精神压力,鼓励其积极面对生活,改变消极心理认知。
社工向奶奶了解小艾近况,奶奶打开了话匣子:“他爸去世了,母亲远走,我76岁了,不知道还能照顾他多久......”说着奶奶将小艾的裤子卷起来,让社工和残联工作人员察看小艾膝盖的伤口,伤口仅用创口贴包着,奶奶说伤口还在不断流脓。社工从奶奶的描述中感受到她对小艾满是心疼却又无能为力。交谈中,社工还了解到小艾患有癫痫等疾病,社工表示会尽快链接医疗资源为小艾提供上门治疗服务。
第二次服务,社工链接医生上门为小艾治疗膝盖上的伤口,并与其奶奶分析小艾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制订一系列服务计划。社工通过实际行动解决小艾的问题,奶奶也感受到了社工助人之心,专业关系得以巩固和建立。
(二)联动多方资源,提供个性服务。社工根据小艾复杂的个性化需求,在服务过程中积极宣传政策,联动村委会、爱心企业、志愿者等多方资源,为小艾提供以下服务:
1.科学治疗膝盖创伤面。社工为小艾链接镇卫生院的医生上门进行科学诊疗。医生首先去掉了创口贴,仔细检查了伤口,用碘伏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后进行包扎,并告知奶奶换药的频次、清洗护理方法及服药要求。
2.教奶奶康复知识。社工链接镇穴位按摩理疗店的工作人员每半个月到小艾家中进行按摩康复,并教授奶奶学习和掌握基本按摩和拉伸技巧等。经过大半年的康复指导,奶奶学会了简单的康复技巧,一定程度延缓小艾肌肉萎缩的速度。
3.改善居住环境。社工向镇民社办主任汇报了小艾家庭居住环境改造计划,得到镇民社办的大力支持。社工链接到茨竹镇商会、渝北区慈善会等提供的棉衣、棉被、床单、救助金等物资;社工和两名志愿者为小艾提供上门服务,协助打扫卧室、客厅卫生、更换新的床单被罩,将家中的鸡鸭等关到另一个空房间等,小艾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社工与小艾奶奶、志愿者约定了房屋清洁维护频次,为小艾持续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4.协助评定办理残疾人证。服务对象是智力二级残疾,享有相应的残疾补贴,但随着腿部肌肉严重萎缩,失去行走能力,肢体残疾评定刻不容缓。社工积极跟进小艾评残事宜,与村干部帮助预评残人员收集评残所需的户口本、证件照、残疾评定表、残疾人证申请表等资料,为小艾的残疾评定工作做充足的准备。提交资料后,专业人员上门评定,半个月后,渝北区人民医院鉴定小艾为肢体一级残疾,拿到了残联发放的残疾证,享受到了相应的残疾人补贴,经济压力得到适当缓解。
〔作者潘悦系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社工;黄鑫系重庆市渝北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督导万文系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高级社会工作师,重庆英才·名家名师(社会工作领域)〕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zqz.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