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用美食治愈人生

[复制链接]
齐志志愿者 发表于 2018-11-12 21: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齐志志愿者 于 2018-11-12 21:52 编辑




呼伦贝尓奶桶肉。
《风味人间》播出后获得众多好评,目前的豆瓣评分为9.3。


 

  如果你曾在北风呼啸的冬夜走进一家小店,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如果你曾在大汗淋漓的酷暑天坐在路边的树荫下,吃完一份冰饮,那么你一定知道,食物能够给人带来温柔的抚慰。


  在日剧《深夜食堂》中,许多人对“治愈系美食”有了最初的认识。一味简单的料理,一则短小的故事,慰藉了都市人的辛劳和疲惫,使人安然如梦。但是那远在东洋的饭食毕竟不太合胃口,近期热播的《风味人间》则更合我们的口味。


  其实,当《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遭遇冷落后,这部由《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原班人马操刀制作的《风味人间》,看上去更像是前两季《舌尖上的中国》的延续。


  目前,《风味人间》虽然只播了三集,却已好评如潮,让许多网友大呼“减肥无望”。那么这道新鲜出炉的热菜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神秘调料?我们不妨来一试究竟。

  


  不是深夜也放“毒”


  我们喜欢把值得品鉴的食物称为“美食”。《风味人间》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其成功捕捉到了食物之“美”。


  相比叙事类影片,纪录片的拍摄难度源于它没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影像、音乐、文字以及旁白的声音,如何把这些看似松散的元素连缀起来,使其相辅相成,最终展现出创作者的意图,这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而这个挑战对于《风味人间》来说,便是能否阐释出“美食”之“美”,以及这种“美”源于何处。


  如果在网络平台收看《风味人间》,打开弹幕时,你会发现,很多人选择在吃饭时观看。如果不是如此,那些晶莹剔透、细致入微的美食图像便会让他们在吃饱之后,忍不住再吃上一碗夜宵。这便是《风味人间》与众不同之处,把食物细微和本真的美表现到极致。肉的弹性、干丝的韧性……一切食物的细节在镜头前无处遁形。那些日常饮食经过魔幻般的滤镜似乎变得完全不同,充满着鲜活和淋漓的生气。


  《风味人间》另一个杀手锏在文案。该片由沈宏非、蔡澜两位以“会吃”而闻名的顾问操刀坐镇,再配上李立宏不疾不徐的解说声,即便是闭上眼睛去倾听这部纪录片,汤头的浓郁、蟹黄的膏腴仿佛能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因此也难怪许多网友看到《风味人间》后难掩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并且“还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那种扑面而来的香气,那种渗透在每句旁白之中、火腿纹理一般细致入微的对食物的热爱,让很多人都兴奋地咽下口水。


  所以,与其说《风味人间》是一场对美食“跨越山海”的寻觅之旅,倒不如把它视为美食家对同类的一种呼唤,给同类写下的一封情书。人们常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那么“美食之爱”便是最不能被辜负的。


 

  饮食的仪式感


  食物不仅可以果腹,还反映着文明的痕迹和历史的变迁。这是《风味人间》导演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就试图传递出来的内容。人们对待食物的态度体现着他们对生活乃至生命的认知。


  所谓“天生万物,而后生人”,在《风味人间》里出现的人,对食物几乎都有着近乎虔诚的热爱。当我们看到阿勒泰人花掉一个月的时间,从水分含量极低的胡杨林中寻找蘑菇时,食物不再只是填饱肚子的东西。它的出现,更像是人与自然的一次偶遇,而对食物的寻觅也会因此带上热爱与虔诚。《风味人间》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饮食是一种仪式。


  与通常叙述不同,《风味人间》对食物的追溯,几乎都是从源头开始的。种植、采摘、饲养、制作、贮藏、烹饪……食物从无到有,从广阔的自然来到人类的餐桌。我们看到牧民把马的肋排塞入马肠然后放入寒夜急冻,在显微摄影下一点一点结出晶莹冰花,便是马肉从生物变为食物的直观痕迹,这个过程神奇而美妙。那冰花的样子似乎在告诉人们:一切食物,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


  陈晓卿的镜头和画面,向我们展示出他作为一位美食家的属性。当镜头对准食物,它本身便已带有温度。其实,任何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对食物,一定都保有一份爱怜和敬畏之心。这颗心单纯、快乐,所以镜头下的食物才会灵动剔透。同样的,这颗心也会使食物带上某种工匠精神。从自然到餐桌,这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着既定的规律和火候,而这亦是对食物的敬畏所在。


  《风味人间》让人们明白食物不仅能用来填饱肚子,它还与热爱和敬畏相关,和心相关。而以工匠一般的精神寻觅、制作和品尝食物的仪式,便是对它最好的尊重。


 

  从“舌尖”到“人间”


  “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用美味慰藉家人”——这句开宗明义的话,几乎可以被当做《风味人间》的主旨。无论被当作续集还是一种“重述”,《风味人间》相比《舌尖上的中国》,似乎更多出来一些烟火气。


  实际上,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国产纪录片领域对“吃”这个题材的开发,几乎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从有意蹭明星热点的《十二道锋味》到前一阵热播的小制作《人间一串》,美食与人生的互动几乎成为此类题材的一个主题。而在这种烟火弥漫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自己的品牌风格又避免大而无当的刻意拔高,是摆在《风味人间》面前的难题。《风味人间》的选择,是从“文化”回到“人”。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更多地是以美食为窗口,试图窥探中国历史中的饮食文化,那么《风味人间》则讲述了食物给一时一地的人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风味人间》的拍摄不仅跨越了整个中国,还横穿世界来到了大洋彼岸。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的是人与食物的交流,或者再向深处走一步,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找到食物的风味,享受食物的慰藉,从“味”到“慰”的跨越,亦是食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原因。



                                 来源:海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