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每年的中高考成绩出来,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孩子被重点学校抢着要。而很多孩子普通学校都没考上。 可不管结果如何,做父母的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 因为走的路不一样,不代表孩子的未来就没有光明。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真言。 这世间,无所谓真正的公平,但有它自行运行的法则: 比如,成功需要努力——你真正的努力,会带来幸运,带来你想要的生活。 而你不努力,那一切免谈。 这世间,也总是有很多扯淡的事,考验你的坚定。 有妈妈跟我说,自己的孩子很优秀,但老师就是不喜欢,还要其他同学远离他。 这个妈妈说自己不喜欢去巴结人,应该是什么时候得罪了老师。 我说要她坚定的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能因为碰到一个掉渣的老师而怀疑自己的孩子。 相信在你的身边,也会有很多人好为人师。 对你的孩子指指点点,甚至有些人还给你的孩子下了定义,贴一堆的标签。 可不管那个人是谁,都要好好思考,不要因为一些人的话,就放弃了自己的孩子。 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你的孩子 哪怕有人跟你说,你的孩子很差,已经无可救药地差劲 哪怕有人跟你说,你的孩子很蠢,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 不管那些人怎么说,你的孩子永远是你的,和那些人无关。 2
要毁掉一个孩子,必先摧毁他的信念。 所以不要当面羞辱孩子,哪怕你觉得那是开玩笑。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亲戚家里做客。 吃饭的时候,好几家人都聚在一起。 谈到孩子们的学习时,大家纷纷赞誉姨妈家的女儿懂事,次次考高分,将来准有出息。 然后就听到话锋一转,说到了一个男孩。 他当时闷头吃饭,浑然没有理会,看上去不想惹谁。 “我们家这个就不行,次次不及格,如果有哪一次能及格,我愿意天天给菩萨烧高香。”他的妈妈说。 孩子的脸色已经很差,眉头紧锁,可妈妈还不依不饶地说着。 “天天就知道玩游戏,交一帮子狐朋狗友。” 孩子直接丢下碗筷走了,背后留着妈妈的一连串责备。 当妈的也许觉得这样的场合能给孩子一些压力,让他改正,学习好榜样。 可她忘了孩子的感受。 谁愿意在这么多亲戚朋友的面前被挖苦揭短呢。 大人的脸面是脸面,孩子的自尊就能随意践踏了么? 很多时候,父母会“无心”地伤了孩子。 除了注意场合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哪怕不是故意的,但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在孩子眼里,都会被放大解读。 孩子的心其实很敏感的。
记得有一次,小小鱼要我给一个恐龙取名字。 我说你自己取吧。 他说:“爸爸,我觉得你取好一些,因为我觉得你取名的想象力要比我好,而我其他的想象力比你要好。” 我当时就将他的军,说“难道爸爸只是这些地方比你好?你说说你哪些想象力比我好。” 他也许感受到异样,并没有回答。 只是说:“那你的意思是说我很傻喽!” “没有呢!爸爸没有说你傻,我觉得你想象力是非常不错的。” 听到我的肯定,他马上又开心了起来。 为何会如此。 也许跟我有时对他的打击有关。 因为我怕他太骄傲,所以时不时会打击,而且有时说话的分寸会欠妥。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这样的反应。 所以,父母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们。 也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少点唠叨和批评。
3 中国人好面子,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个人不要脸,那真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也是非常可恨可憎的。 但是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太好面子,有时候却是对孩子赤裸裸地伤害。 想想看,你的面子,真的比孩子重要么? 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自己的人生过得很糟糕。 于是就全指望着靠孩子来给自己挣面子。
我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奇葩父亲。 因为他常年在外边打工,于是孩子也跟着在城市里入学。 因为是外来务工人员,根据政府的安排,就近读了租房附近的安置学校。 本来身边出来打工的亲戚朋友,也大多这样安排。 可他回老家逢村里人便说孩子在省级重点学校读书,添油加醋说得好像是真的一样。 结果后来有人问那个孩子。 孩子当时就羞红了脸,不知所措。 可是在众人的嬉笑询问之间,也只能接话说是。 这样做凭空让他内心多了压力,还为了父亲这可悲的“骗局”,自己也成了撒谎的人。 这就是虚荣心作祟,害了孩子的典型。 为了面子,把孩子推进了陷阱之中。 还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喜欢带着孩子四处交际。 并且还会花钱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特长,好让孩子能给好好表现一番。 这样自己倍有面子。 当然,有一部分孩子会拒绝这样的学习和表演,跟父母反抗。 而有的孩子却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也开始享受学习带来虚荣心上的满足。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我宁愿让他一点儿东西不学,也不愿意看到他只因出于妒忌或虚荣而学到很多的东西。”
我深表赞同,因为孩子的品性和价值观出了问题的话,学的越多,害处反而越大。 不能因为面子,就把孩子推出去。 而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顾及孩子小小的自尊心。 站在孩子的身边,从他们的内心来考虑。
4 不管什么时候,父母都不能过高的期待孩子如何成功。 甚至去给孩子安排人所谓的成功人生。 事实会证明,这些都是荒谬无用的。 因为你所谓的成功并不一定是他想要的成功。 而且孩子自己的人生,会在他自己的内心引导下进行。 父母能做的,是尽早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拥有修养和学识。 这些,是学校和老师给不了的,也是社会无法给的。 因为这些习惯和品格在家里的时候,已经一点一点地刻进了孩子的骨子里。 带着你的好,带着你的坏,带着家庭赋予的一些品格和技能,去学校、去社会 接受检验,最后得到的是伤痛或者赞许。 而这就是成长。 一旦父母没有好好教育孩子,那孩子去了外边,就注定要被狠狠教育一番。 所以不要急于批评自己的孩子,而要多反思自己。 不管多丢脸,生活再不堪,都要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身边。 不管多难过,都要坚定地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关爱与信任,欣赏和鼓励。 这应该就是父母之道。
本文来源:养育男孩(breedboy)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