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年会上,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和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共同开展了“好项目好在哪儿:项目核心价值的打造和传递”平行论坛。嘉宾与现场近200名观众围绕公益项目的核心价值和项目模式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的主旨发言实录。
*备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好公益平台,作者陶传进。
“好项目好在哪儿”这个题目比较通俗易懂。好项目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它在现实中处处发挥着作用,从资助到能力建设、到评估,大家都在关注“好在哪儿”,但答案不一样,也不一定正确。如果有人认为只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我认为是面临很大挑战的。
要找到答案,我们就要回忆在生活中、现实中、实践中有哪些好项目,它们好在哪儿,标准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主体的看法不一样。
比如在政府购买服务中,“好项目是什么”的答案通常是,动作的热闹、材料的丰富、财务的规范,表述上还要符合常规的套路。
再比如企业资助的项目,是按照企业家的思维来确定什么是“好项目”。企业家思维是什么呢?像生产产品一样,越标准化、越流程化、越自动化,就越好;之后,再加上结果可量化的表达。
或者以学者的角度为例,学者在发表文章时,做随机控制实验,一组实验组,另一组对照组,两组都做前测、后测,结果发现两组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一份“重大”的发现。这样的数据结果对他写文章、发表文章来说,已经是上乘了,但在现实中是否有用,能否作为好项目的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关于“好项目好在哪儿”,我提供几个思路给大家思考。
如果我们回到10-20年前,当时社会公益、参与式发展的概念刚刚兴起,我们特别看重的是,做这个事是为了追求什么?帮助什么样的人发展?发展的理念又是什么?比如,仅仅是物质财富增加吗?还是人也有参与的机会?那时候好项目的标准,相当程度要看这一点。
这样的标准是有道理的,但也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这样一份风险:追求好的目标,却未必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即有可能并不能解决问题。时代发展十几年,今天再回过头来看,也的确如此。
但同样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存留下来的公益组织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在追求远大理念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属于其自身的项目模式。所以,现在到了需要考虑“好项目好在哪儿”的时候了。
以下通过一页PPT的方式,来简要描述一个好项目产生的完整周期:
好的公益项目从一个良好的理念开始,经由创新探索的过程,然后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实现落地型价值。
“理念”是一个核心词,它位于左端的起始处;“落地价值”是另外一个核心词,它位于终止端。从理念到落地价值,完成了一个从起点走向终点的完整周期。另一方面,理念位于上方,落地价值位于下方,说明理念是“漂浮”在空中的,一个理念可以设计得很“高大上”,但它最终需要落地,转化为落地价值才行。
一个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上面,一个下面。那么,中间地带是什么呢?中间是个探索的过程。这个探索过程可以是一年,几年,十几年,我看到最长的有30年时间,而且每年都在进步。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有机生长”。中国社会里,公益领域的最大财富就是有机生产出了一批公益项目模式来。
理念有很多种,比如参与式发展的理念,比如社工专业强调的平等接纳的理念,比如自闭症儿童自主生活的理念,比如轻松学习的理念,比如全人发展的理念,等等。理念的设定很容易,但要落地就不一样了。任何一个理念都要落到现实中、落到地面上去,这时,理念就不再是空的,而是形成了落地价值。
评估就是要评估落地价值。如果资助方、评估方连项目的落地价值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没法工作。资助型机构“买”的就是一个落地价值,这便是项目解决了一个实际的社会问题。比如村庄拆迁,拆迁完以后,可以给村民拆迁补偿。但这个过程可能横跨几年的时间,期间村民会经常“闹事”。为什么呢?因为村民不知道该获得多少补偿,不知道是否有人贪污。这时,一个公益组织就可以把参与式理念落地,让村民来参与讨论与协商,让人们知道政策规定、知道政策执行中的相关信息。村民们因此获得了尊重,以及利益保障上的安全感。他们不再“闹事”,反而在相关组织的引导下做志愿服务的工作,形成了几方共赢的局面。这一系列的结果,就是落地价值。
接下来再看第二张PPT,如下:
从左往右,是好项目运作的路径。资助方资助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从起点到终点,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终点是一个公益产品。过程里分成几个台阶,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大致的格局,这也是一个项目成功运作的逻辑框架。
在整个逻辑框架中,“项目模式”处于核心位置。“项目模式”就是上面所讲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来自于创新探索的积累,来自于有机生长的结果。
具体来看,起点是当下遇到的社会问题,看到这个问题需要被解决。接下来投入时间和行动,或者向资助型基金会申请资金,或者向政府申请购买服务。之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解决了问题,实现了目标。按照通常的理解,接下来要投入更多的行动,然后就是项目产出,最后是实现项目的社会目标。
但在这一系列的行动过程中,有一个标为红色的词,叫做“项目模式”,这便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如果没有它,整个运作体系将会落空。正是项目模式在让理念落地,让落地价值产生出来,也可形象地称之为:项目模式加工产出落地价值。
项目模式是可以复制推广的,但复制推广的不是一套动作。这个过程不是用涂料去刷一个大厅,而是除了知道这个大厅的外观外,还得有技术。比如我们对残障儿童要学会接纳,接纳别人是一个小小的本事,但有的人怎么练也练不出来,有的人不练也会,这是先天加上后天学习的本事。
所以项目模式不是完成一个动作,是动作完成之后可以选择特定的人,或者你自己把技术慢慢学到。与最初的探索者相比,你会花大量的时间,但不等于你上来就会,这叫项目模式。项目模式才产生价值。
一个完整的逻辑是:项目模式中包含着专业与技术,项目模式的运作可以实现社会价值,最后实现最初的理念目标落地。
最后是第三张PPT,如下:
首先,我们在上一页PPT中已经把项目运作看作一个从起点走向终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长距离的路径,其中起点处存在社会问题,而终点处代表着理念的落地。
接下来,我们看待好项目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如本页PPT中的呈现。其中第一种方式是:好项目需要包含“项目模式→加工产出落地价值”这样一个完整的因果链条。一旦该因果关系被描述出来,那便意味着起点到终点之间这一段距离,被简明扼要地连通,而不再是一段莫名的空白或空洞的动作。
第二种方式是“依据指标进行结果测量”。如果丢掉项目模式,无视项目模式的价值加工,而仅关注起点和终点的结果测量,结果是,虽然在方法论上显得十分科学,但从结果上来看,它无法解决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问题,不知道这里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不知道所需要的技术体系是什么,也不知道价值加工的原理是什么,甚至连价值是什么都有可能把握不准确。我们的指标或许仅仅来自于学者在理论上的分解和推测。公益组织在这种看待好项目方式的引导下,通常会走向误区。
至于第三种方式,“检查动作是否标准、规范和精细”,它关心的是我们投入了怎样的动作,动作是否规范、标准、精细,显然更加无法连通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动作是机械的,热闹的,华丽的,但不等于它是有技术含量的,以及能解决关键问题,也不等于能将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核心逻辑阐述清楚。
核心结论是:一个好项目需要经由长久的有机生长而获得自己的项目模式,项目模式中包含所有解决问题的核心方案与技术,并且代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一旦项目模式运转起来,那便开始让自己所追求的理念落地加工,产生实质性价值,这便是好项目的判断依据;而我们的评估也需要遵从这一逻辑。至于后面是否还要定量化测量,或者在过程中对动作的标准化要求程度如何,则是次生的,而并非第一位的。
到了最后,我们还遗留下的问题是:项目模式到底是什么?项目模式是怎样产出具体的社会价值的?
只有拿出一个或一组具体的个案,才能让我们真切地理解它。这一点我们是可以满足大家的,会议接下来的环节将进行的组织案例分享(案例①日慈基金会张真:以心理课堂为载体,建立伙伴关系共同体,案例②十方缘方树功:陪伴生命 喜悦成长),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份初步的答案。至于更加系统化的描述,则不妨参照将于明年出版的《公益项目技术价值评析》(暂定名)这本书,七悦团队在南都基金会的支持下,对好公益平台上的10个项目进行梳理而产出了这一结果。当然最核心的还是要感谢这10家原创机构长年的积累,这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