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colden rock
(图片来源 | 成都市新都区金东公益服务中心)△
精尖技术:从微观到宏观
社会工作不是居委会大妈,不是志愿者,也不是说做几个游戏拼凑起来就是一个小组,一场活动。社工所做的内容背后往往有其理论支撑和具体实操流程,以期达致我们预设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社会工作是专业的,是区别于志愿者的不同之处。
从微观层面看,注重个体治疗,临床社会工作在国外十分先进。在这里,人被当作病人,是需要治疗的,因此极其精尖的个体心理学被社会工作重视。在社会工作的教学体系中也涵盖了部分心理学理论流派和咨询实操的内容,一名合格的可以上岗的社会工作者势必需要学习和积累微观治疗技术;
同时,微观个人的社会工作个案辅导也是需要极强的对话技巧和专业话术的;从中观层面看,注重家庭治疗,社区关系的维系,人也被放在情景当中来考量,因此人的一生,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被熟悉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诸如社区发展,社会策划的理论依据也是社工的必修课;
从宏观层面看,注重倡导,政策改变,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政策导向,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呼声,关注社会断裂和鸿沟。社工会搭建多方沟通平台,并在其中斡旋多方利益。积极挖掘和动员社会资源,为社会治理出点子,谋蓝图。从更长远和更全局的视角审视社会。
从三个层面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是一门通才学科,从小到大,从经济到政治,它需要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并且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工作很讲求技术。
个人魅力: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认同与价值观
如果只有技术,那么社会工作常说的“用生命影响生命”便是名不副实了。因此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自我认同、职业认同是什么样的,以及社工自身的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契合度,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影响其提供服务的质量。所以要从业者本身的修炼也是专业素质之一。
假使一名社工有十分高超的技术,有了各种证书证明,但是如果社工本身不能很好的接纳自我,遇到同样自我认知障碍的服务对象时就可能陷入“比惨”的圈子。再比如现在一些社工,尽管平常会开展活动,但是实际上内心深处是将社工这份职业当作一个跳板,或者说抱有“因为找不到好工作,就先干着吧”的心态。职业认同低很容易带来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服务质量。而对于价值观,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可能熟悉社工的很多原则,理念。诸如尊重,包容,不批判等。但是“熟悉”不等于“内化”。职业价值观和我们个人价值观并没有有机统一。这样在从事服务过程中,社工无意识的可能会以我们惯用的价值观念去分析问题。
比如社工常讲优势视角,但是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却总是听到服务对象有哪些问题,服务对象哪里哪里不配合这样的吐槽声音。尽管我们在服务过程中看起来很有“社工味道”,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生搬硬套”了服务流程和话术,背后支撑我们的依旧是我们惯用的问题视角。
文化敏感度:是技术,却超越技术的职业敏感
(广东双百社工与独居老人亲切访谈)
文化敏感度,通俗讲,就是我们在提供服务的时候,要本土化,用本土资源和本土话语,提供适宜服务对象的服务,而不是理论和实际是脱节的。
我们在民族地区或农村地区工作,我们还能穿成西装革履吗?我们还能用“来,今天我给你做个案”这样口吻交谈吗?我们和青少年交谈,本身就比较讨厌说教,而你一直以说教的口吻交谈,这样能行吗? 也就是工作者要融入当地,洞察当地的风土人情。除此之外,运用本土资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有一些社工以“专业”自傲,认为本土的工作人员就不专业,这样会为我们“进场”带来障碍。毕竟本地的工作人员更加了解情况,我们应该与之联动,而不是搞专业隔离。
其实文化敏感度可以属于技术部分,但是这种技术又是和我们的职业经验密不可分的。只有长期深耕,走过的地方多了,提供的服务多了,自然就练就了“敏感神经”。
专业素质与准入门槛
我们尽管接受了很多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层面的培训,但是为什么现实情景中的社工服务给我们“很水”的感觉呢?我认为现行的社工准入门槛偏低。导致“有证即社工,人人都来考”的现象增多。有些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但是考试通过了便可以认证了,因此社工师的认定除了考试分数这个“硬杠杠”,还需要更多人文价值方面考核的“软杠杠”,从而形成以较高的准入门槛倒逼社工专业素质的提升。
而作为一名社工学生,请以一名被社会认可的专业、职业社工来要求自己,该有的理论学习,书籍阅读和实操训练都需要步步跟进,社工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专业,似乎背一背都会的专业,其实需要深刻的浸润到专业当中才能真正吃透专业,做好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