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报道”,我们聚焦城市“隐形留守儿童”,剖析家庭教育中父母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同时探讨在客观的现实难题前,实现高质量养育的可能路径。本期“封面”,推出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訾艳阳,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校长韦莉办学治校的思考。深圳市红岭中学历史教师吴磊在深耕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探索情境教学,将课堂打造成充满趣味的历史乐园;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教师马积良探索游戏化教学、“龙币”校园货币体系、贯通式数学建模课,努力靠近自己的教育理想。本期“寻找大国良师”呈现两位老师的教育故事。本期“跨界”,看导演杜奇泉如何通过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载体,针对亲子矛盾、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解读和揭示。本期“教师书房”,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终身教授陈玉琨解析教师如何成为探究者,以带领学生探寻真理。……
更多精彩,尽在《教育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家庭结构经历了显著变化,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主流,不少父母因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沉重的经济负担等诸多原因,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如果说乡村留守儿童是在和远方“争夺”父母,那么城市中的“隐形留守儿童”往往要与父母的工作、社交、情绪等争夺有限的注意力。相较于前者,数量同样庞大又相对隐秘的城市“隐形留守儿童”却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以发展为名的洪流,在城市里冲刷出一条清晰的弧线,无数人被裹挟其中,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浮浮沉沉,他们的家庭生活也被切实地影响着。那些城市“隐形留守儿童”之中,有些人被隔代抚养,主要由祖辈照看长大;有些人被替代抚养,由保姆照管、在学校寄宿或被“托付”给电子产品;还有些人的父母虽然就在身旁却缺席他们的成长,未能给到他们真实的陪伴与关爱。而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皆为家庭养育主体性缺失的表现。部分父母并非刻意为之,隔代抚养或替代抚养是那时他们心中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选择。只是当父母们察觉到此类养育方式的弊病,再想进入孩子的世界时,孩子们的心门已然紧闭。长期的主体缺位之下,这些孩子由于欠缺必要的支持而更容易陷入学业挫败等负性情绪。因为长期的情感匮乏,他们不仅难以建构亲密关系,更容易出现社会适应障碍,一些孩子甚至因此陷入严重的心理危机。又一年的暑期已至,一批“隐形留守儿童”或许将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度过整个假期,那份来自家庭的温暖和陪伴,是他们求而不得的期许。本期专题报道我们聚焦城市“隐形留守儿童”,剖析家庭教育中父母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同时探讨在客观的现实难题前,实现高质量养育的可能路径。
吴磊,深圳市红岭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历史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著有《让学生“ 恋”上历史课:教有生命的历史》等。
“是你让我们对历史有了初恋般的感觉,是你陪伴我们一起在青葱岁月里成长。”在深圳市“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的表彰现场,红岭中学历史教师吴磊第一次听到学生写给自己的颁奖词。这份真切的认可,正源于她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对情境教学不懈的付出与探索。在深耕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她将课堂打造成充满趣味的历史乐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找”历史,在问题情境中“思”历史,在游戏情境中“迷”历史,在实践情境中“悟”历史,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让一段段史实重焕生机与活力,成为滋养学生生命成长的珍贵养料。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教师马积良过往34年的人生中,有8年是在清华大学度过的。从高考大省山东考入首都北京,这个小镇青年在这里第一次真正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失意、困顿、迷茫、尝试之后,他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作出了“学而优则教”的决定。7年后的今天,他是学生口中温厚的“马大星”,收获了一群珍贵的“爱马仕”。游戏化教学、“龙币”校园货币体系、贯通式数学建模课,他为每一个有可能靠近教育理想的尝试而雀跃。
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六中观看《泪光中的妈妈》现场,杜奇泉(二排左四)与当地宣传部、教育局、团委领导同师生合影。
2024年1月12日,公益电影《泪光中的妈妈》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首映式。半年来,制片方先后在北京、内蒙古、河北、河南、浙江、江苏、辽宁、湖南、湖北、天津、山西等地组织点映放映,引发了普遍共情和广泛共鸣。该影片聚焦亲子关系,不仅切中了当下许多家庭的痛点和泪点,也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情节桥段,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带来了启示。影片的编剧、导演杜奇泉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我国现有四亿多个家庭,两亿多名中小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当基本生活保障不再成为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凸显出来。而由于多种原因,父母的期待和希望,与孩子的现实表现及主客观需求,形成了许多矛盾。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出现了普遍性的不适应,各种对立冲突成为建构良好亲子关系的障碍。父母的关爱和情感投入,不仅无法获得积极回应,反倒加剧了孩子的逆反和顶撞,这说明当今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亟待改变。据此,我们通过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载体,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解读和揭示。”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终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著有《卓越校长的追求》《教育评价学》《一流学校的建设》等。
在一个探究性学习项目中,如果学生没有如期完成目标,这是否表明了学习的失败?作为教师,在设计探究性教学时,是否能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引导学生,提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问题?关于探究性教学,由陈玉琨等人合著的《探究性教学导引》提出,学生产生奇思妙想的过程比奇思妙想的结果更重要,探究性教学所关注的,始终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想象力,这是他们成就自己和服务社会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相比于接受性教学,教师还要成为“新知”的探究者,这是探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搜索「jyjzzwx」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