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心理专家:如何理解、干预和处理孩子的网瘾?(家长必读)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64713k0ikzjkkmimf8klj.jpeg


作者:老贾,美国马里兰州精神科执业医生


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 网瘾, 主要包括社交媒体和打游戏已经成为他们不的不面对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我在门诊看到的青少年病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瘾, 很多孩子严重到辍学。在与很多孩子家长的交流过程中, 发现很多家长并不了解青少年, 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心理, 缺乏对网瘾, 打游戏的客观理解。


虽然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但由于处理孩子网瘾方式的不当, 往往适得其反。希望本文能帮助更多家长正确理解和防治青少年网瘾。


164714owl290xv609eccaz.png


164714de60ooc6t40ptax8.png


青少年网瘾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根据美国Pew Research Center 统计显示94%13-17岁的青少年用社交媒体。

164714otn55323x7w7dw76.png

男孩和女孩的网瘾有什么区别

女孩比男孩花更多的时间在以照片为主的网络平台比如Instagram 和Snapchat。而男孩比女孩花更多的时间打游戏, 除了常见的游戏机, 还有常用的社交游戏平台如Twitch。

164715j5a0e58wudzdw5y5.png



男孩子打游有多

164715hmcm81jv1xr003c8.png


164715jkktyrlyk9kyylky.png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都做什么?有什么危害

调查研究发现,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最常见的行为是上传自己的照片, 英语叫selfie。

164715a5x59z2544q5rxl4.png

另外由于多数孩子涉世未深,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 缺乏安全警惕, 常常暴漏和分享他们所在学校的名字, 家庭地址, 生日, 兴趣, 电子邮件以及电话号码等。

164716fteptiwupuu7eete.png

他们在网络上经常遇到以下困扰:

  1. 在网上被陌生人搭讪, 联系, 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和不舒服。

  2. 收到很多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广告内容。

  3. 撒谎自己的年龄以进入一些特殊网站。

  4. 遭受网络欺凌。

  5. 网络诈骗。

164716sja2xtajcztijc4b.jpeg

更重要的是他有些青少年开始并没有严重的网瘾。但当学业压力过大, 出现情感, 行为问题时, 常常用网络, 社交媒体, 打游戏来逃脱现实, 进行自我治疗(Self Medicate), 以此来麻痹自己, 忘记烦恼。这种网瘾往往是有诱因的, 突发的, 阶段性的问题。但如过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 行为问题, 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这种网瘾很有可能演变成长期的问题而严重影响学业。

另外一些孩子网瘾形成没有直接外界诱因, 而是从小到大慢慢形成的习惯和最早期表现。一般在学业不是特别紧张的时候往往被家长忽视。但当学习压力突然增大, 比如上了高中, 孩子不能掌控上网, 打游戏的时间而影响学习时, 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网瘾通常会引起情绪, 行为问题, 甚至引发紧张的家庭关系。


网瘾常引起的心理问题包括多动症, 学习障碍症, 叛逆综合症, 冲动障碍, 抑郁, 焦虑症, 睡眠障碍等。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并发症。

为什么青少年网瘾问题需要重视?

第一, 网络占用了本来用于学习, 运动, 爱好, 朋友交际的时间。 这些孩子往往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阶段的人生任务, 比如从孩子到成人, 从学业到工作, 从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的顺利过度。他们的大脑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相对成人来说缺乏成熟合理的“判断力” 和“自制力”。想象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 没有很好的刹车系统, 很容易失控。


第二, 虚拟世界停止后在真实世界中产生的不适和戒断症状: 游戏停止后, 无限制的兴奋, 冒险, 成功瞬间消失, 不得不重新回到他们所 “不熟悉, 不喜欢的, 没有信心的, 没有动力,无聊的”真实世界。从而形成一个让他们越来越脱离现实世界的恶性循环。


第三, Generation-D (Digital), 数字年代的青少年看待和理解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一种“马上立刻拥有和获取(Instant Gratification)” 的角度和基础之上的:

他们从来没有, 很少, 或有限的, 理解和掌握多方面看待社会的角度。

他们很少有能力, 意愿和需求, 去接受那些缓慢的过程和延缓的满足感。

他们对工作, 努力奋斗和与之带来相应结果的联系往往有带有完美主义, 理想主义, 和不现实的理解和期望。


164716zlf3ogo7gw6wscl3.png


父母在理孩子网瘾时的挑?

164716mvl2vy65w2u0wpup.png

很多父母在他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数字时代的生活, 对现在这些日新月异的科技, 应用程序, 以及它们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缺乏了解。与传统家庭结构相反, 家庭结构中的世代层次结构, 力量和知识出现了不平衡甚至反转。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新生代掌握了比前面一代, 甚至两代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处理网瘾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 预防,再预防。一旦形成了网瘾, 治疗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根据你孩子的年龄阶段, 对网络科技的依赖程度, 打游戏的严重性, 父母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孩子还小, 那就应该至少从现在就开始注意培养良好的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孩子一点不用社交媒体, 或打游戏在这个数字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那问题的本质就在于, 培养合理, 健康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习惯, 而不是以一味的 ”严格约束“。

164717kskhwzt5ko22z6gl.jpeg



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 或者已经开始有一定程度对电子设备的依赖, 父母需要细致观察以下这些网瘾的早期迹象:

没有网络时, 时刻惦记网络。

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网络上来获得满足。

反复不成功的尝试削减花在网络上的时间。

用上网/打游戏来做为逃避现实和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

因为上网对其它人说谎。

厌学, 疏远家人, 朋友, 影响正常的学习, 生活, 社会活动和家庭关系。

164717b7qijlbz97q9dpqe.png


而对于再大一些的青少年, 尤其是初, 高中阶段的严重网瘾患者, 治疗起来就相对困难很多。这种情况应该从多角度, 长期的对孩子进行支持, 理解, 关心, 陪伴和治疗。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积极参与。不花时间跟孩子一起成长, 经历, 仅仅希望给孩子讲"道理", 希望他们自己做出改变, 往往非常困难。

164717uvjctu3czdjv4i54.png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 最好是先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 而不是完全用自己成人的主观理性思维来要求孩子, 与孩子建立盟友关系, 取得信任至关重要, 而不是强迫与对立”。

164717o8tx7kr0kerpk5x5.png


根据孩子的性情,性格, 父母自身的性格, 家庭关系, 社会环境等因素, 父母需要从以下这些因素中找到他们沉迷于网络的个性化原因。

在一个虚拟的社交环境中发泄自己的情绪。

实现自己虚幻的梦想。

没有极限的新颖性。

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成就感。

没有风险的冒险, 探索。

没有任何代价的侵略性, 打斗, 战争。

深层次灵魂的挑战。

不受约素的独立人格表现。

朋友间的影响和社交压力。

很多父母都忙于自己的事业, 工作, 没有时间考虑, 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一个不了解网络科技, 数字媒体, 和青少年心理的父母很难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深度交流。孩子往往在内心深处觉得父母并不理解和了解他们, 而产生抵触情绪。

第二, 发展其它健康的兴趣和爱好, 比如体育运动, 来取代社交媒体, 打游戏。 生物学上理解的网瘾属于一种 "奖励缺失综合症"。与网络虚拟世界相比, 很多真实世界的活动, 对于已经沉迷于网瘾的青少年来说太过于无聊。如果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爱好和习惯, 很难引起他们"立刻“的兴趣。父母需要理解, 用其它活动取代网瘾将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培养。这种培养不仅仅体现在金钱, 时间上, 更多的需要父母身心的投入。

164718f7e77l70usletfuu.png


长期的网瘾, 还是突然网瘾行为的变化?

164718x87mve8waawe8dh1.png

用以下步骤帮助孩子建立规律, 健康和平衡的电子设备使用习惯。

1. 把不规律的网瘾, 打游戏逐渐控制为规律的使用, 比如固定的时间段。

2. 在有规律的前提下, 逐步减低使用网络, 打游戏的时间。如过可能, 同时用其它的奖励方式和兴趣爱好来替换/取代那些被削减的曾经花在网络上的时间。

3. 保持新的健康习惯。

4. 防止复发。


总结来说就是以下几步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镜子心理」,搜索「jingzixinli」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37粉丝

5040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