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社会服务机构要实现“四个转变”

[复制链接]
gongyi020 未绑定微信工作人员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风暴席卷过后,最先倒下的往往是根基不稳的建筑。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服务机构,正站在这样的历史十字路口: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减少和停止、经济疲软造成筹资困难、社会治理的挑战层出不穷。那些曾经依靠惯性运转的组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资金链断裂、筹资难度增大、服务效能低下、公众信任流失……传统模式如同一艘破旧的帆船,在巨浪中摇摇欲坠。



609d0cb8703a1507630bc3a3b62c9a38.jpeg



唯有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旧思维,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才能穿越迷雾,在变革浪潮中破茧重生,真正发挥社会服务机构的价值和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与“助推器”。


从“为资金、为政府存在”转向“为使命、为成果存在”

社会服务机构到底为什么存在?存在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这是社会服务机构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底层逻辑。坦率地讲有些社会服务机构没有想过,有些是不清楚的。部分社会服务机构是为了拿项目、拿政府的钱存在的,甚至个别社会服务机构把组织当成“逐利的工具”。



b4e9f55384e4f756f51536961fe7abc1.jpeg

过度依赖关系和人情,工作重心偏向“完成任务”而非“解决问题”。结果导致组织目标模糊、服务没有效果,甚至弄虚作假、搞“潜规则”和不正之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明确指出:“社会组织是为使命存在的”,“是为成果存在的”。后疫情时代,社会需求更加多元且紧迫,购买方、资助方和服务对象对服务成效的要求显著提高。每家社会服务机构必须明确存在的目的和原因,制定清晰有效的使命,以使命驱动,聚焦社会痛点,通过成果导向的工作机制,将资源投入转化为可衡量的实际成果。唯有将使命与成果绑定,社会服务机构才能赢得社会信任,实现长久生命力。


从“单纯依靠政府资金”转向“资金来源多元化”

过去10多年,很多社会服务机构是由于有了政府购买服务而创办的,其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自身筹资能力很弱。一旦政府购买服务减少、停止,或者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不能及时拨付,机构就陷入困境,甚至无法生存。



15b18fab7d4149e0dec2265cf40083a9.jpeg

德鲁克指出:“非营利组织必须要制定自己的资金发展战略”,“非营利组织必须向捐赠者筹集资金”。社会服务为了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必须提高筹资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做到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服务机构除了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接受社会捐赠,还要主动关注市场,了解需求,努力开发既能满足需求又是服务对象有支付能力的公益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是社会服务机构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能防范和缓解财务风险,更能增强组织自主性,推动服务创新。


从“大而全”转向“精而专”

不少社会服务机构为了生存,为了拿项目,什么都做。“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曾是不少社会服务机构追求的目标。由于能力和资源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专业能力薄弱,有些社会服务机构看起来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结果成效甚少,无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092527072e4143e95fef39522aede32c.jpeg

德鲁克指出:“我认为我们的组织有越来越专业化的倾向。我认为我们对非营利组织和对企业一样,都有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的需求。”后疫情时代,社会问题愈发复杂,服务对象的需求更加精准和细分。社会服务机构必须有正确的定位,必须转向“精而专”,聚焦细分领域深耕,发挥专业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和品牌效应。“万能式”社会服务机构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从"打工型员工"转向"创业型员工"

在传统社会服务机构中,靠少数领导人、负责人拿项目,员工往往按部就班执行任务,缺乏主动性与创新力。后疫情时代,市场充满变化、动荡和不确定性,竞争日益加剧。社会服务机构的员工要成为"创业型员工"。



a026f5d24b28a83d08a9dcb053e4aa88.jpeg

德鲁克指出:"任何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创业精神,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创业型员工"是指每个员工都要象创业者那样,不受资源约束的限制,主动寻找和发现需求,主动开发项目,主动争取资源、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给他们带来改变和受益。


培养创业型员工的三大举措

为此,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人一要加大对员工的投资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创业意识,提高员工的创业能力和开发实施公益项目的能力。二要赋予员工自主权,鼓励其基于使命主动创新,改善服务和项目,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给他们带来价值。三要建立鼓励创新的组织氛围和机制,支持员工尝试新方法,采用新技术,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更多的员工成为创业型员工定能激活组织活力,大大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服务机构,既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践行者。实现"为使命和成果而存在"、"资金来源多元化"、"精专发展"和"员工创业化"四大转变,是破解当前困境、释放社会服务机构效能的必由之路。



f0ce1c8bea131d6edf9d614eba111f34.jpeg

唯有主动变革,社会服务机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在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8e377338929c12d1b2a87232e88eacf2.jpeg
来源:徐本亮说公益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62粉丝

5618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18520081188

微信号:qizhigongyi(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越秀

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