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我国每年约28万人自杀!我们怎么掌握高效的知识,真正有效预防悲剧的发生?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4-3-15 23: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文字数约:3984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231326xx9ayw8seiiwoo5v.png

此图为AI生成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心理(SUN-MEDICAL)


“自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不少人对其忌讳不谈,但自杀的悲剧却不会因此而减少。


2017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我国的平均自杀率约为每年20人/10万。


折算下来,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大约为28万人。平均到每天有767人自杀,平均每个小时有31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甚至难以置信的数字!


更令人痛心的是,学生群体的自杀率高居不下。孩子自杀了,这对于他们的家庭而言,是一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对社会而言,也很容易引发争议甚至舆情。


2019年,上海一位17岁男孩与母亲在车内发生激烈口角,男孩打开车门往外冲,毫不犹豫地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他的妈妈追到护栏边,却来不及阻止,亲眼目睹儿子跳下。


2021年,成都49中学生小林突然在校内坠楼身亡,引发了社会舆论,校方压力非常大。后续通过监控发现,小林坠楼前曾疯狂自残,最终警方确认他是自杀。


2022年10月,“胡鑫宇失踪”事件震动了全国,家属、校方、警方多次进行地毯式搜寻都找不到人。2023年1月,胡鑫宇的尸体才被找到,警方经调查确定其为自缢身亡。


有的自杀事件还会对死者的身边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引发连环悲剧。


比如2020年9月,武汉14岁的初三男生张某锐因为在教室玩扑克牌,班主任把他的妈妈请到了学校。


张某锐的妈妈当着同学的面,用力扇儿子耳光,使劲推他的头。老师上前劝阻,她才离开了。随后,张某锐纵身从教学楼跳下,自杀身亡。张某锐的妈妈陷入自责、自罪中,她无法走出孩子离世的心理阴影,最终也自杀身亡。


还有报道说,张某锐的班主任后来患上了抑郁症。其实该班主任罹患的很可能不是抑郁症,而是因为自己所教的学生自杀身亡,而罹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由于长期未接受有效的心理干预,才继发了重度抑郁发作。


如果某个“自杀”事件成为了舆论热点,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比如一代歌后李玟、香港巨星张国荣突然自杀离世时,社会大众无比震惊,他们的粉丝更是心情沉重,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这甚至会引发“维特效应”,一些内心也非常痛苦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看到明星自杀后,认为他们是勇敢的,从而盲目效仿,引发更多自杀事件。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决定自杀,但又认为自己离世之后家人会承受巨大的痛苦。这很容易导致“扩大性自杀”,他们先杀死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再自杀。这在罹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们身上更多见。


前段时间,美国硅谷就发生一起“扩大性自杀”案件,前谷歌工程师阿南德·亨利在家中枪杀了妻子,杀害了2个4岁双胞胎儿子,最后自杀!相关文章:硅谷再现“杀妻案”,亲生儿子也被杀害!但这次不是仇恨,是盲目的爱


不过,有些人在自杀时找人垫背,杀害无辜,这就不属于“扩大性自杀”,而是出于报复他人或社会的心理,其往往有严重的人格障碍。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自杀”事件中,自杀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不尽相同的。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心理过程的规律,社会大众才能更好地防范这类悲剧。


可是,很多人对“自杀”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自杀的人都太脆弱、太“玻璃心”了,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要死要活。


有的人甚至会从道德角度批判自杀者“你连死都不怕,你还怕活着吗?”、“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你,你却想抛下父母,真是白眼狼”......


甚至有很多“自杀援助热线”、精神心理从业人员只掌握人的外显记忆层面的心理学知识,未能深入理解自杀者的心理活动,很难提供真正有效的心理援助和自杀干预。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了大量抑郁症、双相障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中有不少人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甚至多次自杀未遂。


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我们能深入到这些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深入了解他们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而且,很多青少年在真正自杀之前,都曾发出过强烈的求助信号。他们可能会经常说“活着没意思”“我不想活了”。可父母只当孩子不懂事、乱说话、闹脾气、吓唬家人,完全不当一回事。


有些孩子已经濒临自杀边缘了,他们爬到天台上、阳台上,想着纵身一跃,但因为内心还有恐惧而没有付诸行动。


父母一开始被吓坏了,赶紧把孩子救下来。但随后他们可能会认为孩子只是虚张声势、吓唬父母,不但不重视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反而指责孩子不珍惜生命。


如果这些孩子的病情不断发展,当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时,他们就很可能会真正采取自杀行为,甚至不给父母挽留的机会。很多自杀者不给父母留遗言,这意味着他们对父母的愤怒、伤心、失望等负性情绪已经极其严重,并认为父母根本就不会自我反省。当悲剧发生时,父母肠子都悔青了,但于事无补。


如果这部分父母能重视孩子一开始发出的信号,有意识地了解孩子想自杀的心理活动过程,解决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可是,父母们能去哪里学习“自杀”背后的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呢?


父母该怎么理解孩子觉得“活着没意义”的心理呢?


更关键的是,父母怎么及时让孩子打消自杀的念头呢?


作为一名精准精神心理医生,我必须对这些知识进行科普,令更多人学会预防身边的人走向自杀,更要预防自身陷入绝望的自杀念头中,减少悲剧发生。哲学上常常谈到“向死而后生”,只有从内隐记忆层面真正理解自杀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才能更高效地预防此类悲剧,向大众分享这些知识,是我的社会责任。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推出免费公益专栏——“从精准精神心理学深度解读:如何有效预防自杀?”。


1

自杀背后的心理

-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为啥现在的孩子那么脆弱,动不动就自杀?

生活变好了,自杀者却变多了,这是为什么?深入分析自杀的原因、大众对自杀群体的误解等


- 为什么会出现“组团自杀”?陌生人相约自杀的心理到底是什么?


- TA平时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自杀呢?识别“微笑型抑郁症”很重要!


- 抑郁症会导致自杀,可自杀的不一定都是抑郁症患者


- 为何有的人自杀时会带上家人、孩子一起离世?

深入分析“扩大性自杀”心理根源、如何预防


- 抑郁症患者自杀时可能会拉人垫背?这个“锅”抑郁症不背!

这部分人往往不是单纯的抑郁症,而是重度人格障碍继发抑郁发作


- 自残自伤与自杀的区别:看似都是伤害自己,但背后的心理活动截然不同


- 有些自杀未遂的人,多年来一直挺好的,但为何突然又自杀了呢?


- 自杀者在死亡前的最后一刻会后悔吗?


- “被自杀”不稀奇,在美国很常见,了解自杀者的生平有助于看清真相


- 为何网上不断有人问无痛苦的自杀方式?


2

父母和社会的应对

- 孩子有这些征兆时,很可能会自杀!父母别忽视了孩子的求救信号


- 青少年自杀跟成年人有何不同?青少年自杀有很多特殊性


- 孩子有自杀倾向、甚至曾自杀未遂,父母怎么打消他们的自杀念头?


- “既然人生活着没有意义,我为什么不能自杀?”

如果孩子有这种想法,这意味着什么?父母该怎么跟孩子谈人生活着的意义?


- 为什么有些孩子自杀时,不给父母留下任何遗言?


- 孩子自杀前留了遗言,如果父母避而不看,会有何风险?如何理性对待?


- 孩子自杀去世了,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选择吗?


- 很多父母明知道孩子有自杀风险,可为何等到悲剧发生后才懊悔不已?


- 一个孩子自杀后,父母如何做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


- 自杀事件频发!可为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应对?


- 如何有效预防身边的人自杀?社会各界该如何减少悲剧重演?


- 我经历了别人的自杀,心里一直很难受!警惕创伤后应激障碍!


- “安乐死”会用在难治性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身上吗?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全球最热门的自杀点之一。有人在大桥上架起了摄像机,全程记录跳桥自杀者的一举一动。


这些录像显示,轻生者们刚跳下去的时候是非常镇定的,但距离水面还有60米高度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在空中乱抓、挣扎。


这有可能是人类出于求生的动物本能反应,但更有可能的是,这些轻生者在最后一刻后悔了。可即使他们回心转意想活下去,也已经于事无补了。


有很多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曾经历过惊恐发作,多次体验濒死感。虽然惊恐发作一般不会让人真的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感觉自己曾经跟死亡近距离接触后,他们反而豁然开朗了,对很多事情都看开了,有了大彻大悟的心境。


希望这个专栏从内隐记忆层面,深入地分析“自杀”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之后,能帮助大家找到此生我们真正的、活着的意义,升华自己的人生。


对于“自杀”这个话题,希望大家不必避讳,如果对这个话题有其它疑问和意见,欢迎随时在留言区评论、交流。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晴日心理」,搜索「gh_50133438ea66」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4粉丝

5337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