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报告:拿什么拯救你,青年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3-8-17 2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服务于心理健康的各部门和不同领域的机构能够更好地应对中国青年的精神需求和挑战,日慈公益基金会对中国青年的心理健康及其服务状态展开调研,并于近日发布了《青年心理健康服务扫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调研分析了中国青年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征,并提供了海内外案例供各组织机构借鉴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备注:本文摘录自《青年心理健康服务扫描报告》,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1

概念定义


1. 青年


报告将青年定义为15~24岁的人群,依据如下:


1)从身心发展来看,15 岁是青春期发育的顶峰期。而负责理性决策、计划控制等高级功能的前额叶发育则会持续至近 25 岁。


2)从社会发展来看,学生在 15 岁时大多已经结束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在这个阶段,青年仍在为承担其文化所要求的成年人角色和责任做准备。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学生直至 24 岁前后才正式进入职场,承担更多作为成年人的社会责任。

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状态,还应该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备适应客观环境、促进个体良好发展的必要能力,如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3. 青年心理健康服务


青年心理健康服务指针对15~24 岁人群,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各种手段、措施来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

调研方法


1. 文献法:调研过程中参考了“范围综述”(scoping review)的方式进行了文献研究,但受限于人力和数据可及性等各方面原因,最终的文献研究工作并没有按照特定的研究方案开展,有一定的倡导性质。


2. 访谈法:将心理教师与青年或心理领域的相关从业者作为主要的访谈对象。通过选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和不同领域的受访者,尽可能地提高受访者的典型性。


3. 问卷法: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对青年群体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与机构使命愿景的相关性”和“项目目标涉及到的社会情感能力”四个维度,但问卷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3

中国青年心理健康现状


1. 需求视角:


1)心理疾病:青年群体中抑郁、焦虑、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且近十年来有日趋严重的趋势。15~24 岁青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0.8%~24.2%, 焦 虑 检 出 率 为 13.7%~45.28%,睡眠问题检出率为 23.5%。18~24 岁的青年抑郁重度风险的检出率远高于成年其他年龄群体,为 24.1%。

200559z4l5rhvxl646l9lj.png

图表来源于《2022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压力:压力大的问题在当代中国青年中非常普遍。他们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就业、家庭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无论高中生还是大专院校的学生, 学业压力都是他们最主要的压力源。面对压力,青年多选择独自应对,如运动、阅读相关书籍等,较少向外界寻求帮助和支持,如心理咨询。


2. 能力视角


1)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通过改变自我或改变环境以达到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调节能力。青年整体上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好,但某些维度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2)情感能力:情感能力包括个体感知和表达情绪、理解和评估情绪、调控情绪等方面的能力。访谈结果显示,青年大多不擅长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男性。另外在调节和处理负面情绪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3)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主要指“有助于认知、管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和信念”。总体来看,我国青年对心理健康较为重视,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生活满意度:目前中国青年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在《2022 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74.1% 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较为满意。

200559dtdkjds8drtlrsed.png

图表来源于《2022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00559xx99qbib3quq0pfp.png

图片来源于delphis.org.uk


1.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对青年心理健康有基础性的影响。基因遗传、身体条件与物质使用情况(如酒精、烟草)等都会影响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健康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则会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2. 心理因素:


1)自我认同危机。


2)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 , 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3. 社会因素


1)近端社会因素:青年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中的事物、人际关系、社会角色。

  • 同辈:来自同伴的支持能够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减少负面情绪,同时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增强希望感,并进一步减轻他们的抑郁症状;

  • 家庭:积极的家庭关系(比如时常与父母交流、一起吃饭)、双亲家庭的家庭结构(与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相比)都能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民主的家庭氛围更能尊重和满足青少年独立性的需求,因而使得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少的抑郁症状;

  • 学校: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减轻学生对烟草、药物、酒精等的滥用行为和内化问题症状,并且可以缓冲家庭支持的缺乏对青少年幸福感的不利影响;

  • 社会经济地位:在低收入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更可能直接面临经济和收入的压力,并在成长中面临缺失或低质量的家庭教育、学习教育,以及生活在较为混乱、公共服务不足的社区当中。


2)远端社会因素:远端社会因素是指更宏观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年发展的因素,比如社区、政府这样的社会机构,又比如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这样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因素。

  • 社区因素:现代化水平、邻里安全、社区暴力等;

  • 互联网:互联网在丰富青年娱乐生活、方便青年结交和联系朋友的同时,长时间的屏幕使用、对互联网的依赖甚至成瘾也消极地影响着他们的自尊水平,也大大增加青年抑郁、焦虑的风险。


5

中国青年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1. 教育系统:国内青年心理健康服务主要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个体咨询、朋辈辅导和团体辅导则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方式,有条件的学校会辅以心理普查、讲座、宣传、培训等活动。


2. 直接服务:青年心理健康项目


1)社会工作类:我国已经较大范围地覆盖了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因其与精神卫生行业的合作,常采用“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简称“精康社工”)这一称呼。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精康社工更多服务的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康复者,目前较少有针对预防和青年群体的精康社工项目。


2)同辈支持类:同辈支持是一种基于平等尊重和相似经历、参与者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目前已有部分公益机构将心理活动通过路演的形式引入了校园。


3)心理干预类:社会服务中的心理干预以心理咨询为主,但由于心理咨询的收费区间较大、咨询周期较长,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仍旧是不小的经济负担。


4)复元康复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融入(如支持性院舍、支持性就业)、面向大众或相关行业人员的复元及心理健康素养培训等形式进行。复元康复类项目的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其提供的服务符合特定青年群体的需求,也相对比较契合家长的期待,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从潜在服务使用群体的规模来看,目前的项目还不足以满足这么多的需求,需要有更多服务的提供者。特别是已有的项目收费相对较高,对于许多家庭来说难以承担,需要有资助方为这类服务提供一定的补贴。


6

反思与展望


1. 从“需求 - 缺陷”到“预防 - 能力”的视角转换


1)心理疾病仍被视作个人的问题或缺陷。有受访者在谈及心理疾病时将其视作一种“性格问题”,认为当代青年过于自我中心主义、抗挫折能力差等等,而没有将心理疾病视作在社会环境下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后果。


2)教育系统中的心理检测更多关注的也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譬如对于抑郁的筛查能够发现有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但是,任何人,特别是对于青年来说,不仅有免于疾病困扰的需求,同时也有发展自我认同的需求,有心灵繁盛、享受更高福祉的需要。因此,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关注青年的自我探索与能力发展。


3)我们需要更多地倡导预防与能力的视角。预防优于治疗,心理疾病一旦发生,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过程艰难且成本高昂。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精神科、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资源非常紧缺,难以满足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需求。


2. 心理健康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青年心理健康不仅需要在政策层面得以重视与落实,也需要从个体、家庭、社区等不同层次出发,由学校、医院、公益组织、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不同主体的通力协作。

200600gs8t8b0dpmh9fsib.jpeg

若您希望分享更多行业资源信息,

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填写表单


分享、在看与点赞,想拥有一个~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南都公益基金会」,搜索「narada_foundation」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1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