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邯郸3名初中生虐杀同学案,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致命点……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4-3-17 23: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又一起未成年人虐杀案件。
手段凶残,令人发指,罪不容诛。
3月10日,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残忍杀害了13岁的同学,还把尸体埋在菜棚子里。
一开始,在监控记录和转账的证据下,犯罪嫌疑人依旧否认见过受害者。
经过警方反复盘问,其中两个犯罪嫌疑人才松口,说受害者的尸体被埋在一个废弃的蔬菜大棚里。
231943nlsebnlbyfbvffqh.jpeg
放在成年人身上,都是骇人听闻的恶行,却频频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
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校园霸凌导致的恶性事件,一直层出不穷。
几个月前,福建刚一所中学,就有学生被同学逼迫吃粪便。

ingFang SC", Arial, 微软雅黑, 宋体, simsun, sans-serif;letter-spacing: normal;text-align: left;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box-shadow: none;width: 245px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height: auto !important;"> 231943ty2cq6sy2q5qaq55.gif

2016年,一位15岁的少年,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4小时,命丧黄泉。
2017年,云南,五名学生把两个小学生的手脚捆住,并脱下他们的裤子,拿滚烫的开水从腰部拦下,造成大面积烫伤。
……
联合国一项报告显示:
全世界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曾遭受过同学的欺凌。
据调查,校园暴力案件中:
11% 的受害人死亡,31% 重伤,38% 轻伤。
231948lw33rhrtrx8uo8zx.jpeg
看到这些沉重的数据,我有一些对于校园霸凌的思考,想和大家分享。
01
犯罪心理学里有这么一句话:

“校园暴力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因为青春期(小学后期到中期)是孩子暴力行为的高发期。”

校园霸凌和青少年的行为发展以及大脑发育相关。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查尔斯 (Charles A. Nelson ll)专门分析过青少年的大脑发育。
结果显示:

“虽然青少年已经有一定的情感控制能力,但他们的前额叶皮层没有充分发育到让他们能控制好情感的程度。”

简而言之,青少年的大脑发育不完全。
他们的大脑,缺少一段阻碍情绪之河的大坝。
而这一阶段的孩子喜怒哀乐的情绪也异常充沛。
一旦他们的愤怒、暴力以及嘲讽辱骂等行为无人阻拦,会被肆无忌惮发泄,直到冲毁一切。
在成年人认知里,一些青少年的恶行,没有深仇大恨断不会如此残忍。
在青春期的作恶者可不这么认为。
在他们的认知里,伤害别人无需深仇大恨,也许是单纯看不惯想教训一下,甚至只是为了好玩。
就算把人弄死了,他们不会产生很深的悔意。
再加上现在青春期的孩子都能上网,他们很清楚,自己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着。
就算犯下重罪,他们也不担心惩罚过重。
打死人了又如何,你们也奈何不了我,你能拿我怎么办?
在这次案件中,案发后,凶手就是毫无悔意,面不改色躺在床上玩游戏,第二天泰然自若去上学。
02
根据受害者家属的说法,霸凌者长期霸凌受害者,有一名还是受害者的同桌。
受害者父亲把电话卡补办回来后,打开孩子的微信,发现给三人中的其中一个转账过几百块。
霸凌到杀人的地步,属于伤害等级的最高级了。
霸凌行为是循序渐进的,在严重致死之前,肯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霸凌。
只是,这些行为都被忽视掉了。
老师或者家长可能觉得,只是孩子之间的打闹,不算什么大事,甚至会觉得孩子很矫情。
可在孩子的角度可不是这样,霸凌者会觉得伤害受害者没有威胁,而受害者也会因为无人保护而展示出更强的可欺感。
无人阻挠,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力量差距越来越大,最后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03
遇到校园霸凌该怎么办?
很多人给孩子的建议是:打回去。
“别人怎么打你,你就怎么打回去。”
这听起来是很爽的做法。
但其实不太现实。
校园霸凌背后不是简单的“打服就行”,未成年人霸凌不讲武德。
校园霸凌的背后,是力量不对等,包括身体上的不对等,也包括心理上的。
被霸凌的孩子往往是更弱小的孩子,他们性格相对乖巧,武力值也低。
更何况,校园霸凌很多是群体霸凌,打回去,可能改变不了结果。
如何避霸凌升级,真正掐断霸凌行为?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找孩子,而是从周围的成人入手。
04
我翻看过许多关于校园霸凌的调研报告。
在校园霸凌的问题上,成年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整体的社会氛围。
首先,没有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因为会被霸凌,是显得孩子“很弱”的表现。
但是,有些孩子身上会有一种同龄人觉得“好欺负”的特质。
比如本身身体素质比较差,一推就倒,瞧不上你,就要揍你。
还有家庭条件/素质比较差,大家觉得,我欺负了你,你爸妈也不能拿我怎么样。或者是,反正你爸妈也不要你不管你,我欺负你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外貌特别,也会成为霸凌的原因,哪里长了一颗痣,肤色过白或过黑,身体发育较快等。
甚至有些孩子会因为过于优秀而被霸凌。因为太好了,你和我们不合群,我们要驱逐你。
其次,很多家长无法识别校园霸凌。
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可能会下意识先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被人骂几句,觉得没动手就不必在意。觉得孩子性格太软,被歧视无法避免,让孩子忍着。
就像这次案件里,受害者的父亲说,自己的孩子很听话,脾气很好,在家会自己洗衣服做饭,收拾家务,让人非常省心。
之前受害者说过不想上学,他们觉得是孩子贪玩,没当回事,后来才知道孩子在学校受到长期霸凌。
这里不是要指责受害者父母的意思,但真的很多成年人都没意识到,需要重视孩子的被欺负的事。
没有意识到,成年人模糊的态度,会让作恶者变本加厉,让受害者更加孤立无援。
同样的,也没有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会霸凌别人。
没有人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恶魔。
听说孩子打架了,可能会觉得:嗯,我孩子真不错,能保护自己。
等悲剧发生时,又会本能地维护:我的孩子只是一时糊涂。
这次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家人也一直没有出面。
2008年,那个威胁刺伤女同学的黄某,被警察抓捕归案后,他的母亲也一直强调自己儿子是“一时糊涂”。
231948eg0eu07rzbj83x00.png
除此之外,面对霸凌,学校的态度也会比较模糊。
因为微小的霸凌行为太常见,学校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
但,模糊态度带来的后果是,一次次小小的施压,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05
事实上,霸凌问题如果能得到重视,有许多恶行是可以避免的。
新西兰就非常重视校园霸凌问题,为了解决霸凌,他们教育部总结出一套叫做PB4L的指导方案。
这个方案严格执行3年后,每月至少遭受两到3次霸凌的孩子,多次欺负别人的霸凌者,数量分别减少了41%以及63%。
整套方案的实施以学校作为主导。
坦白说,就我们目前的社会氛围,实施整套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们普通个体,完全可以从这套方案中,借鉴到有用的信息。
这个方案中提到,
在识别霸凌之前,学生要先学习“尊重每一个人”以及“我们是一个团体”。
老师会带领学生讨论,在一对一时如何尊重他人。在遇见霸凌行为时,不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在“识别霸凌”这课中,会强调霸凌者的特征。
故意性、重复性以及伤害性。
产生的后果让人难以承受和应对。
同时给“玩”和“霸凌”给出很明确的界限。
什么样的行为是玩,什么样的行为是“霸凌”,必须教会孩子识别。
方案中给孩子提供的应对建议是:向成年人求助,陈述自己的遭遇。
新西兰的老师会有一份很详细的调查问卷,去判断是否存在霸凌行为。
有几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参考。
①对方对你做了什么?
②一次还是多次?
③每次持续的时间有多久?
解决霸凌问题,需要多方参与。
家长、学校、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让霸凌的孩子清楚,你的行为是有规范的,你做了恶,你不可能安然无恙。
也要让被霸凌的孩子知道,有成年人会保护你,谁让你不舒服了,你可以大胆去说,勇敢求救。
06
写公号这几年,真的看过太多类似的悲剧。
严惩凶手,这是必须的!
但也更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问题的本质,尽量去规避类似的悲剧,这样才能保护更多无辜的孩子。
坦白说,校园霸凌真的很普遍。
我以前念初中的时候也见到过,也许没这么严重,但确确实实存在,家长和老师都很清楚的事情。
但因为过于普遍,解决起来太难,而个人力量又过于微薄,一直得不到重视或解决。
这是一个很沉重又棘手的问题。
写一篇文章,也许撼动不了什么。
但还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位朋友,都能意识到霸凌的严重性。
哪怕在未来的某一天,有一个人做出一个小小的改变,多问一句,多看一眼。
在悲剧发生前的某个节点遏制住,也许能拯救一条鲜活可爱的生命。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小楼在这里」,搜索「xiaolouxinli」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2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