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50个心理学效应,并由心理中心朋辈吴小晔为大家画了漫画,要不要学习一下,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简而言之,就是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可以促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该期望得以实现。 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指人际交往中,温和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人觉得心理舒适,而“冰冷”的沟通方式则会让人反感。详细而言,人际沟通中要注重尊重和关心,讲究方法,温和相处。
指当一个人自身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为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现象。
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如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指当一个人处于某种角色或角色发生改变时,通常会因这种角色(或角色的改变)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的现象。
指人的既有价值观能对其知觉具有促进作用的现象。具体而言,当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在知觉对象前如被激活,这种价值观对其知觉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指通过对目标人行为实施外部强化或弱化手段,可影响其自身评价等心理活动,进而带来其行为的强化或弱化的现象。详细而言,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得体、适度、就事论事的惩罚措施可促使一个人对错误行为的改过等。
指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心理。
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呈现出“向上调整容易”,而“向下调整难”的现象。
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即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其发生的概率大于零,该事情总会(迟早)在某一时刻发生。启示人们做事情一方面要对错误保持平常心,一方面也要防微杜渐,不存侥幸。
指因一些细微小事情而造成情绪的巨大波动,以致因他人的外在因素导致自己受伤害的现象。理论证明人的情绪是有成本的,情绪是人选择的结果。
指一部分人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的现象。详细而言,当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时,一些认知有限,或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的人往往很容易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指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
也称责任分散效应,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的现象。
指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的现象。如果一些面户外墙上的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理,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新涂鸦。
指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的行为。
指就是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简单而言,就是一件事物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指人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标准的变化又通常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知。
指某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弄得别人十分“不平静”,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瀑布心理效应”,正象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溅花腾雾。
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坡度越大,因此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表现为多度性和两极性。
指当人们产生某种特别的需要或心向时,就会对需要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或不自然的去留意相关信息,而无意识地过滤掉无关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的现象。
又名伪药效应、非特定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基于“对治疗的预期”或“对医务人员的信任”而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反应,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强调的是事物间的传递性、连续性。
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的现象。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很多人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超限效应带给人们很多启示,如演讲时抓住听众的关键在开始的三分钟,有效的交流时间是30分钟内。
指人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自我补充。并且在进行这种联想和补充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效应,印象变得更加深刻的现象。
指先提出很大、较多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最后使双方达成协议的现象。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指在角色群体的活动效率中,既可能产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导致减力作用。这种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在社会心理学中,统称为“关系场效应”。增力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减力如“三个和尚没水喝”。
指做一件事一开始很难,可一旦我们挺过去这个难关后,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甚至不废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收获。
指在人际沟通中,由于担心对方权威或强迫等压力,人们大都选择缄默或者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
是指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其启发人们,人际之间不应该在仇恨上“火上浇油”,而是要学会放下。
指一个新进入者在一个组织里面临的怀疑、不公等遭遇,以及随后因表现差异而发展成被认可或被忽视的现象。
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往往会由于某种机遇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的现象。
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
指好东西应当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如人常说的,锦上添花, 不及一次及时的雪中送炭。
也称糖果效应。指为人们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的现象。心理学家还通过观察发现,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推测出一个人长大后的个性。
又称焦点效应,指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常表现为普遍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指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
指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指因各种因素导致个体与他人之间形成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也称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先入为主效应。指人们通常对一个人最初接触时的信息形成“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此人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
也称为“新颖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新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对他人最新的认识掩盖了以往形成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 也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基于根据自身的个人喜好出发,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使得最终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现象。
也叫“磁铁效应”,指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心本元」,搜索「xby21111」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