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心理的多数痛苦,来自家庭位置的角色错位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1-4-8 0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英国广播电台育儿讲座中曾说过:


“你或许有自己一套标准,也很珍惜自己做主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真为你感到遗憾,因为你一旦变成一个妈妈,从此就要适应孩子,而不是相反”。


这话不论从生物进化角度还是人文心理学角度理解都是正确的,这牵扯到“关系里的位置”,特别是家庭三角关系。


383672ecc80c1173568617378c8a324f.png



1

几乎所有问题都来自家庭的“三个角”位置紊乱了。

看似简单的三个支点:爸爸、妈妈、孩子,却能变化出无数形状,十分复杂。

根据精神分析,3-6岁是儿童的“俄狄浦斯期”,也被称为性蕾期,是性的萌芽期。孩子开始有性别意识,并且对父母关系、两性之间的问题比较敏感。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更倾向于和异性父母亲密,对同性父母出现排斥心理。但俄狄浦斯期不是简单的“恋母”或“恋父”,而是孩子从对母亲的依恋,到相对分离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俄狄浦斯阶段(Oedipus stage )是心理发展过程“两人阶段”(pre- Oedipus Stage) 的下一个阶段,三人阶段。 

俄狄浦斯情节是一种重要的内心关系的现象:三角关系
  • 个人经验里关于好---坏、
  • 爱---恨、
  • 欲望---诱惑、
  • 安全---迫害、
  • 攻击---报复、
  • 胜利---内疚、
  • 亲密与分离的主题、
  • 或相似与差异的主题,
都会被投射到三人关系中的父、母和小孩的关系里。

这是孩子性别认同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孩子以后亲密关系的形成有巨大影响。

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个角缺位(往往是父亲),另外两个角无限靠近(母亲和孩子),最终导致孩子承担了父亲部分角色,甚至承担了父母双重角色。

此时,孩子成了半个父母,父母或父母一方退行成了“巨婴”。

比如(特指以下方式已成为生活常态):

  • 过度在意孩子学习成绩,成绩好坏是家庭晴雨表,也是妈妈快乐和痛苦的源泉。这会让孩子用成绩来喂养妈妈。

  • 过于在意孩子吃饭穿衣,特别是爷爷奶奶,不停地给孩子夹饭并要全部吃下,脸上堆着满足的笑,就像看着当年饿了的自己。这会让孩子用“假装好吃”“假装能吃”来喂养爷爷奶奶。

  • 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根本停不下来,见不得孩子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连轴转,天天喊累却忙得不亦乐乎,好像只有这样才不会“输在起点”,才不会被看不起。这会让孩子用“不得不刻苦努力”来喂养父母。

我有些来访早年就是这样的小大人:

有的还不如灶台高,就变着花样给爸妈做饭,只为他们能在家多陪陪自己。

有的肩负父亲“光宗耀祖”的家族使命,从小被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有的想尽办法逗妈妈开心,至今也不明白,妈妈为何一天到晚哭丧着脸。

有的主动辍学,只为帮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因为实在受不了父母为了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

有的则不停“生病”“逃课”,因为只有这样,爸爸妈妈为了“照顾”自己才不会吵架、不会离婚。

这一切都在说明:孩子成了父母的照料者,父母成了孩子的索取者。


2

父母是如何退行成“巨婴”,继而让孩子来喂养的呢?

父母角色的缺失,往往会让孩子变成父母来弥补这个缺失。这在本质上是为了拯救家庭关系。

缺失有两种,

一是真的失去,父母去世、失踪等,

一是父母人还在,但孩子已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常见的是爸爸缺失,妈妈和孩子过于亲密。

可能爸爸长期出差,不管不问,不仅不管孩子,连老婆都不管,只顾忙自己的事业或者别的什么。

妈妈很多情绪不能指望伴侣,很可能靠孩子来缓解。 

我曾有位男性来访快50岁了至今未婚,依然和75岁的妈妈住在一起。

很久之前,妈妈非常焦虑,到处给儿子介绍对象,可每次最长不超过半年妈妈就会生病,或对儿子女朋友各种不满。

有一次,都快订婚了,妈妈突然摔倒在楼梯间,小腿骨折住了3个月医院,儿子不得不陪在妈妈身边,最终和女友也分手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发碰不到合适的,最终也不想结婚了。

他的父母感情很差,从他记事开始父母就吵,经常大打出手,每次吵完妈妈就抱他去别的地方住,最多住一年,不让爸爸见他。

并各种暗示,只有妈妈才是世上最爱他的人。20多年前父母离婚,来访从此再也没见过父亲,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直到今天。

这是非常典型的妈妈把儿子当“半个老公”来养,尽管意识上知道不该这样。

儿子也心甘情愿“补位”(这会获得更多的爱),填补了父亲的位置,最终导致家庭三角彻底被打破,角色混乱。


3

除了缺失,父母还通过以下3种方式让孩子变成“小大人”:

威胁与恐吓

给孩子传递信息:“如果你表现不好,就会有糟糕的后果”。

比如:

你不好好学习我就不理你;你不听话我和你爸就离婚;

你不求上进我就会生病;

你不考名牌大学我们家族希望就破灭。

威胁与恐吓会通过苛刻、挑剔甚至非打即骂来表达,也可能通过自己很可怜来表达。

这是通过激发孩子的“恐惧”来让他们照顾父母。

当一种糟糕体验背后有更可怕的体验,人会本能地选择前者。

自我牺牲

为孩子做很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放弃自己某些利益,委曲求全。

比如:

放弃工作、兴趣,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享受。

并且会把这种“牺牲”传递给孩子知道。

这会激发孩子的“内疚感”,觉得亏欠父母,必须要报答他们、喂养他们。

过度褒奖

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孩子有点小成就、小进步,就过度表扬、赞美、夸张的表演、不切实际戴高帽。不但给孩子过度物质奖励,也让他觉得这样才“更值得被爱”,才是完美的孩子。

父母和他在一起就像沾了光,变得很快乐、很开心。加上外界频频赞美,经常被拿来贬低别人的孩子。

时间久了,孩子也会被假象迷惑,进入一种“全能自恋”。

当孩子被架到这种高度是很危险的,他们容不得犯错、失误,更不能容忍失败,否则就强烈地自我攻击,甚至自甘堕落。

他们不得不成为别人的“标杆”,变成满足父母自恋需要的“妈妈”, 也会要求、挑剔父母,就像父母的父母一样。

以上不论哪种方式,都在试图把孩子变成“小大人”,都在告诉孩子:“快来满足我、喂养我呀”。


4

“小大人”长大之后往往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会不遗余力地满足他人、照顾他人的情绪。

像《芳华》里的刘峰一样,只要能帮助别人照顾别人,牺牲自己无所谓。

他们会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生存都成问题,还去捐款、扶贫、公益,或收养小动物。因为“舍己为人”就是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个极端是让自己再次“变回孩子”,重新享受母爱。

这个极端充分说明了为什么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父母”的根源:

因为在父母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做孩子”。

他们本该享受的自主、自由、童真、无拘无束被客观因素、被父母中断了。他们看父母脸色、给父母赚钱,等长大就会无意识寻找让自己满足的人。

若没有,恰好伴侣又指望不上,就很可能从孩子那里补回在父母那里失去的童年。


5

所以,家庭稳定的前提是各个成员必须归位:

妈妈就是妈妈
爸爸就是爸爸
孩子就是孩子

爷爷奶奶就是核心家庭之外的。

打个比方:

父母就像充电宝,孩子就像手机。

若父母总想给孩子充电,一看到80、90格电就慌了,赶紧充上,甚至明明是满格的,还要不停充,这会缩短手机寿命,也会耗竭充电宝,手机也很不方便,到哪都要拖着个笨重的家伙。

而手机还有10格或5格电的时候却找不到充电宝,只能绝望地等待关机。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总搞不明白,你的存在是为了给手机充电,而不是让手机给你充电。

同时,充电宝没电时,就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电源,而不是设法把手机变成电源。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

认清一个事实
明白一个道理
坚守两个原则

这个事实是:亲子之爱是单向的。

就像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不可以倒流,为人父母只能付出,不可以有主观上的要求。孩子是否孝顺正如你自己一样,过了某个阶段自然会有,不必过早让他们报答,变成双向需求。

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单向的、无条件的爱:

不管爸爸遭遇多大磨难,

和妈妈分手、负债累累、没工作、甚至每天排队领救济粮、夜晚住在厕所……

这些事都是和6岁儿子一起经历的,但这个爸爸从未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悲伤、绝望、无助,也从未让儿子体验到自己的艰辛。

相反,父亲通过游戏互动、通过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过与有钱人相处时的自尊自爱,让孩子不断感受希望、体验幸福。

需要明白的道理是:尽最大可能知道自己的“原始需求”。

就是要知道自己内心最匮乏的是什么,知道的越多就越不被它控制,也就越不会投给孩子。

道理很简单,却极少有人坚持探索,是因为恐惧,害怕知道匮乏背后的创伤,那会给自己带来羞愧和耻辱。倒不如直接“行动化”投给别人,特别是力量薄弱的孩子,更可怕的是你未必觉察。

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第一,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需要,你不必去满足。没必要越界,凡是越界都是你的需要,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恰到好处的挫折”和“足够好的妈妈”。

第二,你的情绪要先被满足,而不是用超出能力的牺牲满足孩子。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的需要除了清晰还要去满足,至于如何满足是你的事,但不该让孩子背负,否则就是以“爱孩子”为理由来“爱自己”。

最后:

可以反思一下,你的早年是否被父母过度使用,导致如今你除了特别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外,有时莫名地委屈和孤独;

再反思一下,现在的你是否在用类似方式依赖孩子,或者过度照料、甚至纵容孩子。

弗洛伊德的三个主要贡献:潜意识、人格结构、心理性欲发展期,心理性欲发展期最关注的就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也成为后期精神分析学者主要研究和拓展的方向之一,对于解释一些现象非常有说服力。

就像张天布老师所言,实际中国文化的中的沉香救母就算三角关系,陈香打败了他的舅舅,舅舅一定程度代替三角关系父亲的角色。

所以,广义的三角关系:来访者—咨询师—设置,如果设置,那么咨询就不会很稳定,推荐也会比较难,所以咨询师的设置本身就是心理咨询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拓展三角关系,会发现,的确很多来访者的三角关系有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三元关系,而常常陷入二元关系,说明来访者可能属于边缘人格结构,而三元算是神经症性人格结构,以此也可以判断来访的心理成熟度和发展期如何。

      


来源:父母学堂  您身边的实战专家,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没有问题孩子,只有教育!没有知心爱人,只有知心关系!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4粉丝

5337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