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门难开,好事多磨。但难开还是要开,多磨还是要磨。公益让我们守望相助,公益是一种信仰,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慰藉,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有公益在希望就在。
景物相似,命运迥异
——龙川之行有感
汽车驶入乡道,熟悉的景象便映入眼帘:萧瑟的农田,葱绿的菜地,干枯的草木。这里的冬景和我的家乡如出一辙。来到瑞厚小学,一切也似曾相识。教室里疏疏落落地摆着十数张桌子,孩子们正静候着我们的到来。教室门前的小草坪是孩子们日常活动的操场。老师的哨声是一切集体活动的信号。哨声一起,孩子们簇拥着从教室跑出来,所到之处尘土飞扬。
玩过游戏,送完礼物。城和我被分到第六组,尾随一个小女孩到她家探访。或许是害羞之故,小女孩只是默默地在我们前面带路,直到Christy把她叫住,才开始和我们边走边聊。女孩名叫陈燕兰,12岁,瑞厚小学五年级生。燕兰家有六口人,她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和父母、奶奶住在一起。家里有一亩农田和一些山地,想必拮据。
我们沿着满布竹林的山路走了约二十分钟,随后转进了一个小村落。可能是山丘太多之故,当地的民居都是零散地建于山脚。燕兰所住之处却难得有密集的房子。走过一群低矮的楼房,我以为她家也是类似的建筑,那知转弯爬上一小段山路之后,她却指着一间破旧的瓦房告诉我们那就是她的家。
还没回来神来,坐在门前椅子上的妈妈便单脚站起,微笑着向我们道着欢迎和感谢。我和城一起走进屋内,放下物资。因为光线不足,我并未看清房子的结构,只记得进门右手边摆着一张八仙桌,上面布满了黑色的尘垢,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桌子旁边放着几把样式各异但同样陈旧的椅子。我们走进更为阴暗的厨房,扶出将近百岁的奶奶。因为互相听不懂彼此的语言,奶奶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有人提议给他们拍照留念。我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家子:
腿脚不灵便的妈妈,用一条腿稳稳地站着,贫困似乎压不倒她;
年近百岁的奶奶,外界的一切都已迷蒙,仍不断尝试着传达心中的意义;
12岁的燕兰,害羞而文静,或许已成了家中的又一支柱,领着两个活泼的弟妹努力地活着。
家徒四壁已不能完整描述他们的困境,因为其中一壁已然残缺。山区的冬天寒风凛冽,这一家人如何能安度寒冬已超乎我的想象。
如此困境之下,我们送来的物品更显有限。虽说文具可解一时之需,食物可解几月之饥,手套可解数冬之寒,但是物品总有用尽之时,以后呢?我不禁问他们的明天怎么办?回想学校里的老师,想必和儿时教我“地球比太阳大”的老者不遑多让。幸而,有睿智的父辈助我明辨是非。然而,燕兰又有谁来帮助?父亲常年在外,谁来教她看清世间黑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