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人民日报发声】中国需要更多专业社工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9-12-23 14: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日报  2019年12月23日 记者 彭训文
  跟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的社工相识在两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同样是寒冬时节,笔者跟随社工们在西城区的街道社区走街串巷,走进一个个低保家庭、残疾人、老年人、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精准帮扶档案,链接社会资源。从早忙到晚,从建档到帮扶,他们的工作辛苦且专业;小到帮老人换灯泡,大到帮助困难人群实现就业创业,他们的工作富有成效。
        两年过去,这群社工走出北京,来到相对贫困的河北省故城县,实施名为“牵手计划”的精准帮扶项目。仅半年时间,在地方的帮助下,故城县首个社会工作组织成立,当地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志愿者服务水平等都大为提升。
        自己发展壮大后,还帮助贫困地区培育社工和社工组织,这群社工在参与精准扶贫、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方面作出了贡献。
         社工,也就是社会工作者,指在社会救助、社会慈善、青少年服务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被称为维护社会和谐的“润滑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要求更加专业、细化,但政府部门在一些微观的社会事务管理中往往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政府部门近年来主动退出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让专业的社工和社会组织承接这些社会服务,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动选择,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
        当前,在脱贫攻坚、养老助残、就业辅导、犯罪预防、矫治帮教等诸多领域,都活跃着社工的身影。可以预料,未来在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过程中,中国还需要大量职业化的专业社工。
         但是,一些障碍仍在阻碍社工发展。有调查发现,薪酬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发展空间不大是重要原因。比如,有人将社工和志愿者划等号,认为社工不应索取报酬。这种认知需要改变。虽然社工许多工作内容跟公益、慈善相关,但是社工首先是一种职业。他们像工程师一样,需要经验积累;像律师一样,需要考取专业证书;像教师一样,需要大量时间、耐心……一句话,想要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草。社工更需要合理的薪酬和发展前景,让他们能生存、有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动购买社工服务模式,成效显著。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这些非盈利机构获得持续运营能力。更进一步说,如何孵化更多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如何给社会组织更多发展空间,如何扶持社会组织尽快实现自身“造血”,如何为社工提供发展通道、荣誉激励等,这些都考验着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智慧。
       社团本身也要提高自主运作能力,推动社会多方参与其中。社工服务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社团发展紧密联系。一个成功的社工团体往往能带动一个甚至多个群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睦邻社工在河北故城县培育社工和社会组织的实践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基层公共服务,需要专业人做专业事。
专业社工参与脱贫攻坚的新实践——养老院来了一群年轻人
人民日报 2019年12月23日 记者 张一琪 彭训文
672386699441129d8be4f8c8222c76da.jpg
睦邻社工带领老人体验手工纸黏土活动。胡洋摄


6ff27d44cfbb8934926763ade3f72af9.jpg          养老护理专业培训。胡洋摄 教老人做手指操,陪老人做纸黏土……今年5月至11月,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一群社会工作者,来到河北省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帮助老人们提升手脑配合能力,增强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同时,他们还帮助当地民政部门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孵化出了该县首个社工组织。
         这是近年来中国各地开展社工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2017年8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参与贫困群众救助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促进异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及针对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关爱保护等工作。
         2020年,中国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绝对贫困现象,少不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参与。专家表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和专业特长,为贫困群众、留守儿童、老年群体等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长见识,也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老人们过得越来越舒心
        河北省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2015年开办,拥有22个房间,40张床位,一些子女外出务工、无人看护的农村老人住在这里,接受养老中心提供的院舍养老服务。
         不过,养老中心创始人崔洪梅也坦承,养老中心成立之后,虽然为老人提供了许多服务,但是在细节方面做得还不够,尤其是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的护理技能还有欠缺。
        睦邻社工来到中心之后,不仅带领老人开展小组活动,还邀请专业护理医师对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一来二去,老人们过得更加舒心,养老中心的服务水平也明显提升。
       韩丙坤老人今年83岁了,身体仍然很硬朗,每天早上、下午都要在院子里走上好几圈。对于养老中心现在的服务,他觉得挺好的:“服务态度好、吃得好、休息得好。”尤其是睦邻社工来养老中心之后,韩丙坤感觉更好,有人随时记录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自己照顾得更细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熊跃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农村老龄化程度高,年轻人基本外出,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老人缺乏家庭成员陪伴,在精神上缺少关爱,心理问题突出。这种情况在贫困地区更加突出,因此在帮助贫困地区老人实现物质上脱贫的同时,也要注重老人心理“脱贫”,而社工可以为此提供专业服务。
“老年人成长小组面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仁德养老中心65至85岁之间的老人,大部分行动相对自如、有一定的交往和参与意愿,当然部分老人也存在行动不便、表达有障碍的情况。经过4节的小组学习,老人们和同辈群体之间更熟络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一天有说有笑的。”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副总干事胡洋说。
        对老人的日常护理,“过去我们的员工只是埋头干活,老人日常情况的记录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老人们的身体心理状况。”崔洪梅说。
         经过睦邻社工事务所的培训之后,现在对老人的日常护理已经做得十分规范,比如每天都要对老人做详细的记录,包括吃饭时间、吃药时间和不同时间的血压状况、老人当天的心情表现等。
         “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老人,为老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对这些变化,崔洪梅感到很高兴,她认为这符合养老中心创办的初衷。
        可喜的变化还有不少。仁德养老中心过去只有一栋二层楼,基础设施不完善,与睦邻社工事务所“牵手”后,不断引进资源,建设了新院址;经过培训后,许多员工和志愿者提升了护理技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邓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会工作专业参与脱贫攻坚在各地已经取得不少好的经验和效果,许多社会工作院校积极参与贫困群众的救助帮扶、脱贫能力建设以及社区发展,面向农村留守与困境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开展不同方式的关爱保护服务。一些社会工作机构也通过“牵手计划”等带动贫困地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
让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化
        据胡洋介绍,睦邻社工事务所在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一共开展了4节老年人成长小组活动,两次护理知识专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城县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
        邵桂桃是养老中心一名护理员,每天要负责7至8位老人的护理工作,“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要我来负责,吃喝拉撒都要我管。”
        来养老中心之前,邵桂桃对如何护理老人一窍不通。跟着崔洪梅出去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逐渐上手。这种粗放的护理模式,仅注重老人的饮食起居,在心理层面关注比较少。
        “睦邻社工教我们如何发掘和培养老人的兴趣。”邵桂桃表示,他们首先对老人进行兴趣爱好方面的调查,然后设计相应活动。根据每个老人的喜好,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增加老人的参与度。
        经过胡洋的培训,邵桂桃开始带领老人们学习唱歌、跳舞,但后来发现,老人们只喜欢看,不想自己动起来,所以就选择做手指操。结果,很多老人们喜欢这个活动,都动了起来。“手指操现在是我们养老中心的日常活动了。”邵桂桃说。
        78岁的牛秀英对当时教手指操的情景依然记得很清:“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教,大家就学着做。”但是年龄大了,记忆力不是很好,学了就忘,“现在每天下午还要做呢,但我还是得看着图才能做起来。”牛秀英笑着说。
        除了做手指操,牛秀英还和服务人员、其他老人一起唱歌。“都是一些老歌,自己会唱什么就唱什么,图个开心。”牛秀英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工扶贫除了直接与贫困群众对接,更重要的工作是在当地孵化社工机构,培养社工持证人才,帮助当地实现社会工作规范化。
         睦邻社工在扶贫过程中,就在当地积极培养社工、志愿者,开展社会工作资格证书考前培训、志愿者能力建设工作坊、慰问演出、技能大赛等。如今,仅在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就有6位工作人员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
        邓锁表示,社工扶贫可以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一些扶贫干部可以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的理念与方法;具备专业能力的社会工作机构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牵手计划”等促进当地社会组织和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社会工作专业院校还可以通过与贫困地区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发展壮大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探索本土化的社工扶贫模式
       经过努力,故城县首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仁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这标志着故城县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正式迈上专业化道路。崔洪梅担任主任,她说:“要培训人才,让人们从思想上来认识社工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与睦邻社工事务所的项目合作来督导我们,希望实现所有员工持证上岗。”
        胡洋总结了近年来社工扶贫的经验,包括要在方向上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思想上增强责任和担当,方法上注重各方紧密配合、发挥合力,角色上扮演好资源链接者,行动上敢想敢干、长期作战。
        社工扶贫的效果不言而喻。如今的仁德养老中心有了新院址,数位员工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中心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养老的工作越来越专业化。“社工机构牵涉面比较广,它能把社会上各种资源链接起来为我们的养老服务。”崔洪梅感慨道。
        “社工扶贫可以将社会组织、义工、志愿者等整合起来,推动社会政策的改变,缩小社会各阶层间的差距,促进城乡居民的社会权利趋向平等。”熊跃根说。
        但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工扶贫也并不是没有困难。具体而言,一是社工扶贫是个过程,需要时间去建立关系并提供服务,才能显示出效能;二是社会工作依然是正在发展的职业,经费、人力等资源困境存在,需要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保障;三是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依然有偏差,需要加大专业宣传与推广,同时在专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实施上进行顶层设计,强化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此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
        这些困难崔洪梅也深有体会。“在学习手指操的时候,老人们还是十分排斥的,他们更关心的是吃喝。”崔洪梅表示,后来经过多节小组活动,老人们才逐渐接受。
        “下一步我们还将搞生日聚会,与老人共同商量膳食情况,还组织老人子女来这里参加活动等,主要就是提升老人们的社交能力,增强心情愉悦度。”崔洪梅说。
        虽然故城县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已经成立,但是经费、人员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崔洪梅,“还是希望社工机构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邓锁建议,在未来发展中,社会工作扶贫需要与地方政府的整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尤其应当与乡村振兴、农村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等目标相结合,继续推动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纳入到当地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总体安排中。另外,社会工作扶贫需要在实践中及时整理总结本土化的实务模式,发展和创新适合中国制度文化情境的理论与方法。
图片报道
2c609c903498a683e623ff5d2349a9a9.jpg          今年3月3日,在安徽省亳州市魏武广场,社工在帮助留守儿童义卖制作的手工制品。刘勤利摄(人民视觉)
1f0297c62b7c87d7d2128b71874b4935.jpg          今年7月2日,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壮志路社区养老服务站,志愿者教老人们插花。孙凯芳摄(人民视觉)
19291461b1f82b24a51809b789fe55d7.jpg         今年11月27日,在江苏省海安高新区西园社区农家书屋,孩子们在社区文化志愿者的指导下玩益智游戏。翟慧勇摄(人民视觉)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2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