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丁立:公益行业发展的中间之道、志愿之道、“三民”之道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7-10-10 23: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爱  更要有能力 | 社会创业家

376d7b0e5b1d5e212ab55052e368644c.jpg
丁立:恩派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近年来与一些公益组织的领导人交流,发现大家对公益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有一些共识,整体说来就是过于强调向商业学习,或是妄断传统公益组织已经过时,社会企业就是中国公益行业的唯一进化方向等等,唯独忽视了构建公益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的固有特性与价值观。

作为公益组织,借鉴商业系统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论以提高运作效率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如果一切价值导向和做法都向企业靠拢,公益领域也就失去了自己对于社会的独特贡献。
现在,正是一个时机,要重新审视一下现代公益行业的发展史,以及为什么社会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部门(公益行业)存在?公益行业的资源公益资本如何构建?

虽然中国自宋代就有了民间发起的旧式慈善机构,也在宋朝政府的支持下在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有着百万人口的开封成功运营。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益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并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得到蓬勃的发展。
也因此,公益行业跟市场经济一样,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外来新生事物,因为在国际上,现代公益行业是与后工业化时代的市场经济共生共存的,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如果没有独立而有效的第三部门之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也不会顺利。这就是“鲶鱼效应”和“伴生互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公益组织代表消费者和公民,对于企业运营的监督和正向引导,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就会大量发生,长此以往企业和消费者都会深受其害。

反之,如果没有企业及其雇员对公益组织的经济和其他资源支持,公益组织也无法存续及发展。此外,现代公益行业的发展跟普世价值中的“人生而平等”这个概念高度契合,而中国旧式的慈善文化中除了强烈的宗族倾向之外(亲疏有别,长幼有序),还不可避免地有居高临下怜悯弱势群体的意味(乐善好施),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公益所秉承的平等价值观其实是有矛盾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目前的中国大家所普遍接受的还是传统慈善观的延伸,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很多公益组织的从业者)并不真正理解和认同以平等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公益。
国际上公益组织的聚合体也叫第三部门,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志愿部门”,这是因为秉承平等、博爱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志愿者是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公益组织不仅在具体运作实施过程中要大大地依靠志愿者的广泛参与,公益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里,其实多数理事都是不受薪的志愿者,甚至理事们非但不拿工资,往往还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贡献自身及其所有的人际网络的力量来帮助所在公益组织的成长。
讲到这里稍微回顾一下历史:
新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的第一个十年——19952005年,由于公益组织创始人大多数为学者专家知识分子和体制内有“公心”不安分的官员,那是一个“理念为先”的时代,只谈精神不谈物质,重视社会倡导轻视(或是缺乏专业管理能力干不好)落地执行,但物极必反。
第二个10年——2006-2016年间,由于社会服务类机构的需求暴增,公益行业整体非常强调向企业学习进行专业化管理,重视方法论,务实高效地运作项目和机构。恩派一方面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也是极大地推动了公益行业的“明术”:10年间孵化和培育了3000家公益机构和社会企业,自身也成为行业内最大体量的公益集团。
但当公益机构越来越忙于务实高效,大干快上,甚少谈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时候,商业资本的力量也开始介入并对公益行业的发展导向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在公益行业得到更多资源的同时,资本的强势介入与碾压也对公益组织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例如某些企业基金会和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设立的动机不纯目标不明,总夹杂着利用公益的幌子拿资源、积累数据并帮助企业扩大业务甚至捞钱的行为。有的则延续了企业的霸道作风,在公益行业内也要立山头搞垄断,例如有一家资产数亿的知名基金会直接对前来咨询的草根公益组织说,如果一旦申请了该基金会的核心资助项目,就不得再去申请同类型其他基金会的项目资助。
但我个人认为商业资本力量对公益行业最大的危害在于,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很多公益组织的领导人逐渐失去了自信,一切向商业看齐,把年度收入、利润率和员工人数当成了机构发展的最重要目标,把效率提升、规模扩大奉为圭皋,把价值观和社会影响力指标抛之脑后,如此一来,机构之间彼此都视为竞争对手,不愿合作,遑论携手合作推动行业影响力和发展了。虽然“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没钱对公益组织来说是万万不能的,但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其固有而独特的发展逻辑,公益组织(我认为也包括社会企业)虽然在“术”的层面与企业管理高度相似,但是其“道”不同,驱动力、内在逻辑、衡量指标和资源获取的渠道等也不应相同,事实上,公益组织筹款和发展的方式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在中国这还是一片大蓝海,有的是发展机会。
在当前我们这个拜金主义为主流价值观,真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基础薄弱(绝大多数现有的志愿者都是被学校、机关和工作单位动员参加的,实际上都是一些“被志愿者”,自身并无真正的动力和主动性),尚未形成大规模“公益资本”的社会里,所有与公益沾点边的事情,如果还没有被行政力量吸纳的,很容易就会转为商业所用,但这是杀鸡取卵非常短视的做法,因为公益行业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滋养,根本不会发展起来,而公众一旦发觉自己的善意被人利用,必然会心灰意冷,丧失兴趣。最终的结果是谁也不落好,整个社会也会相应承受损失。
当中国公益行业自近期开始进入第三个10年的时候,时代的变局又悄然而至,新一轮社会创业的热潮将要兴起,这是由于一方面中国民间公益机构的发展历程超过20年,虽然还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发生,但行业生态已经初步形成,公益组织创生与发展的土壤比之前改善了许多,与此同时,据专家们预测,由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约80%的现有工作,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领域(所谓的关爱产业)将迎来发展的大潮,同时很多原本属于志愿公益服务范畴的工作会创造大量全职的工作机会(详见李开复近期的一篇微信文章:人工智能对社会的真正威胁)。
而更加利好的消息是:高素质、高潜力的社会创业者的储备量急剧上升。这是由于近年来得益于行业细分、IT、高新科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爆发式成长,中外企业纷纷开始大规模裁员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大幅提升运营效能。即使在那些能力较强留下来的干部中,很多也感觉在大机构的前途相对比较渺茫。一些心有不甘的聪明人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纷纷去学了专业教练、引导师和咨询技术等,虽有一技在身,但这些毕竟只是工具和方法论,多数人还是要找到真正喜欢做并擅长的事业发展方向方可大施身手。我相信这些人当中一定蕴藏着不少关注社会议题并把实现社会目标放在第一位的潜在社会创业者。
新兴领域总是呈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公益行业内又一轮的“物极必反”将会开始,这一次的主旋律将是“阴阳和合”或简单地说就是“平衡”,即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先要务虚,再要务实,炼心历事,再练心历事。除了结果,也会关注在机构运营实施的过程中收集数据及社会影响力指标。
具体说来就是,首先要树立精神层面的追求,以愿景和使命为先,再辅以物质层面:如资金、产品服务体系、运营系统的专业化发展;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产生,那是因为人不同了,新一批的社会创业者自身往往就是创过业的商界精英,对落地运营专业机构很在行,很可能也并不缺乏启动资金,他们最需要的服务恰恰首先是系统梳理自身的初心及源动力,明确机构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设立机构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包含经济和社会指标),并落实到每日的机构运营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并激发、维护团队的创造力和效能。
抛开现代公益行业与其他部门的跨界合作不谈,单从国际上通行的第三部门内部的互动关系开始分析。
第三部门(公益圈)公益机构三级联动图
6882f5b439aaa2f56c9342b33f355fb0.jpg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阐述一下上面这张图的含义。整个金字塔是以机构数量和单个机构的影响力为基础绘制,越在下端的类型,数量最多,整体的社会影响力也最大,但单个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小。
这就是为什么第三部门在学术界又经常被称为“志愿部门”,那是因为公益组织中体量最大的其实是那些没有正式注册,但又在扎实运作的、相对比较固定的志愿者团队和社区社会组织,这些组织的数量,据专家估计,在中国可能也有百万之多。越靠近上部的类型,如资助型公益基金会(这里要说明一下,在国内目前的情况是大量基金会事实上都在直接运作公益项目,在这张图里是归并到“专业公益组织”的)和公益支持型机构,在公益行业一般来讲数量最少,但是单个机构的社会影响力最大,因此专业公益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就正好处在中间的位置。在其之上,是正式注册的专业公益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
在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系统内,资助型基金会+公益支持型组织、专业公益组织+社会服务机构跟志愿者团队+社区社会组织(Community-basedOraganizaiton, 以下简称CBO)的关系是三级联动、合作支持,每一类别的机构定位不同,但充分合作且互为支持。资助型公益基金会+公益支持型机构(如恩派)为专业公益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资金、能力建设和网络支持等,专业公益组织又为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团队提供相关支持,同时反之亦然,志愿者团队+CBO也会支持使命和理念有共鸣的专业公益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而专业公益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也会为实现与其有共通之处的公益基金会的使命和目标而积极运作公益项目。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公益组织,哪怕它并没有正式注册,只要是能够成功地把大家长期聚在一起做事,其实所有成员都明白和遵守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做事的原则,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公益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绝不是仅有一颗初心就够了,把使命和愿景挂在墙上、放在嘴上毫无用处,是要融会贯通,深入人心,并落实到机构每一天、每一处的运营之中。一个公益组织,要能够策划并高效运作一系列的实际行动,通过扎扎实实的运营来弘扬自身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并有意识地推动志愿公益服务,主动吸纳志愿者,转化人心、改变行为,秉持开放的心态广邀志同道合之士群策群力,并由此构建支持者社群,才真正掌握了“吸金大法”,不会落入天天愁钱、为了生存不得不说很多违心之语、做很多无奈之举的境地。这一点上十方缘公益集团是真正的典范,其实业内也颇有一些成功的公益组织采取的也是这个模式,只不过规模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
再说“公益资本”。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这个“道”,对于第三部门来说,其实就是“公益资本”。那么它从何而来呢?一个社会首先得有真正意义上的身体力行关心社会事务、支持社会建设的“公民”,或者说真正自愿自发的志愿者,而不是那些被学校及用人单位指派去参加社会服务的“被志愿者”,才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公益资本”,它的核心表现是对于软性公益项目和专业公益组织的资金捐赠,但绝对不只是钱而已,而是围绕志愿行为的一系列人力、智力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系统支持。
在英美国家甚至我们的一些同属发展中国家的邻居们如泰国、菲律宾等,很多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精英们,往往从孩提时代起就开始在父母的帮助下参加志愿服务,在后院为了童子军的公益项目卖柠檬水筹款,这些人长大之后,不论是作为医生、律师、专业人士、还是大学教授、政府官员,或在企业做高管甚至做CEO、董事长的同时,也会成为若干公益机构的理事,不但分文不取,自家捐款之余,还会动员亲朋好友及生意伙伴为自己支持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同时他们的夫人在相夫教子之余,还是这些公益机构的生力军,作为兼职和长期志愿者贡献自己的能力、时间和资源网络。也因此,专业公益组织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和壮大。
还是拿英国来说事儿,据英国慈善组织全国委员会(NCVO)统计,2008年,在英国慈善部门中,有偿工作人数达到66.8万人,其中63%为全职员工,其余为兼职。女性员工占多数为68%,男性员工占32%。2008至2009年,26%的英国人每月都会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活动,41%的英国人至少每年参加一次志愿活动。
再看看美国,21世纪初,美国就拥有超过180万个非营利机构,美国劳动力市场的12%在第三部门就职,超过70%的美国国民成为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年度工时折算成工资的话,长年都保持在2000-3000亿美元以上。公众年度捐款额常年维持在2400亿美金左右,而所有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加在一起超过24000亿美元,是美国很重要的一个经济力量,也成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
就连我们的穷邻居:缅甸,其国民中参与志愿公益服务和帮助陌生人的比例跟英国相比只高不低。而中国在公众参与全球排行榜上(国民中参加志愿公益活动,为公益机构捐款和主动帮助陌生人等方面的比例),已经连着好多年倒数第一了。
究其原因,还是要说到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沿革: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的中国采用的是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把民间的慈善公益力量全部吸纳进行政体系,由国家包办所有的社会福利事业,以及工农业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显现。

1979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让私营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也同时打开国门,让现代公益行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落地。上世纪80年初期,就有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国际小母牛基金会及亚洲基金会等一大批国际公益机构率先进入中国大陆,开展扶贫、生态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等专业公益项目。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公益组织的重要性,纷纷在体制内成立了一批又一批官办的非政府组织(GONGO)如早期的一些公募基金会,和大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

自1995年联合国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后,第一批民间发起的草根公益组织(根据国际标准,也是真正意义上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公益组织)开始涌现,集中在环保、扶贫、妇女权益保护等领域。

在现阶段的中国,每一家公益组织,无论其规模和类型,其实都是社会创新的发动机,都是孵化器,都要先“筹人”(具体干活的志愿者和能够贡献智力、财力和关系网络资源的理事们),再通过“人”聚钱。
因此:
-        志愿者是公益行业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公益组织,都不仅在管理运营的各个层面需要志愿者的贡献,并且在公益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里,大部分理事和监事也应该是不受薪的外部志愿者。但遗憾的是,目前公益组织中动员志愿者的能力不平均,在理事会治理层面更是乏善可陈。而解决这两大问题,恰恰是未来10年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方向;
-        优秀公益组织的标准:以共同价值观作为精神内核的前提下,尊重生命、平等(不歧视)、其成员(全职、兼职、志愿者等)具多元背景、项目落地、优质服务、运营高效、经济上可持续;

-        优秀公益组织创始人的标准:知行合一,有强烈的精神追求和卓越的执行能力,高瞻远瞩的同时,也能做到脚踏实地,同时还要具备广结善缘。因为要想把一家公益组织运营好,光靠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所谓“公益初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是在每日的工作中中发动、激励并有制度和系统确保所有成员都能主动践行机构的使命和价值观;
-        如果中国什么时候能有1万家像十方缘生命呵护中心(www.shifangyuan.orgwww.sfyfoundation.org)这样能够在短短6年时间内动员培养4万名为老服务的长期志愿者的公益组织奋斗在不同的社会领域,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因为这样的话中国就有4亿长期的志愿者)。

-        我想恩派公益孵化器未来10- 20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孵化、推动更多像十方缘这样三观正、道术融和同时具备强大社会动员力的公益组织之创生与发展,也同时推进真正意义上自觉自发的志愿行为在中国真正落地。
我们希望实现的:

-  生态构建:钱为“道”用,而不是被钱所驱动;
-   能力建设:传道(激发社会创业者和公益从业人员内心的使命,学习的激情)、授业(系统的方法论)、共创(教学相长、分享、友伴联盟);
-   机构运营:道术融合(在使命驱动的基础上,专业化、系统性发展)

说到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方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行业的开创者朱传一先生曾经点出:

向民间靠,向民生靠,向民主靠。


如果公益机构无论其出身背景、规模大小、领域如何,真的可以做到这三点,那么“公益资本”一定可以逐渐积累起来,公益土壤必将得到充分滋养,公益行业的整体生态也将随之改变,而我们投身公益之初心所期待的那个世界也将随之到来。

来源: 丁立    社会创业家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1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