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正成为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是一项全民的事业,它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跨群体,它既可以全民参与,更需要全民参与。只有调动起全民的力量,才能把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好,才能让志愿精神覆盖每个角落,才能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志愿服务的受益者。这项全民性的事业要发展好,需要每个群体,甚至每个人都要有担当,这份担当既体现了我们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同,更体现出一种态度、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恒久不变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善行义举的核心动力所在。秉承奉献之心,志愿者们不论身份,不论年龄,都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为社会的温暖增砖添瓦;友爱使得志愿服务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民族,时时处处提倡平等尊重,时时刻刻倡导与人为善,让“善美”成为世界通用的大爱名片;投身志愿服务的队伍,绝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互助前行,帮助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弱势群体,唤醒内心的仁爱与慈善,受助者也会成为志愿者,群策群力,共筑爱心之长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你在付出爱心,我在践行文明,最终推动的是社会的进步,推崇见贤思齐的好风气,递增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使得精神文明建设星火燎原,激情绽放。
我们志愿服务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有格局、有后劲。队伍的发展壮大,是社会志愿服务事业逐步繁荣的重要标志。而强大的后劲来自于:一个个有道有恒有心的志愿者。在我国弘扬志愿者精神,鼓励人们做志愿者已是大势所趋,党员更是责无旁贷。党员志愿者的善举意义首先是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在战争年代,党员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和敌人浴血奋战,总是让老百姓先走。和平发展年代没有了硝烟战火,也不该疏离党群血浓于水的关系。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就该从关心群众生活入手,抚慰帮困,助人为乐,日行一善。
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只有“用心”将志愿服务做到组织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科学化,志愿服务才能长期有效地帮助有需求的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我们要紧扣群众的不同需求,要把身子沉下去,把心融入群众,用心、用情做服务,用真诚的微笑、热情的服务和奋斗的精神,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把党的声音、党的温暖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作者 梦雪)
来源:志愿视点 zyshidian
|